杨虎生
本站通讯员:杨虎生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纪委

职工抱怨不是负能量

 

  日前,在基层参加职工的座谈会,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领导听不得职工说话尤其是害怕职工的抱怨,有些领导认为让职工随意发怨气,会“扰乱军心”造成“军心涣散”,单位不稳定,也影响其他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想法设法予以屏蔽。

  近几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青年职工人数迅速增多,这些青年人大多属于独生子女或生活的经历比较顺利,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而且,这些青年职工的自尊需求更加强烈,希望生活的体面而有尊严,无需看他人的脸色行事;他们普遍渴望自立上进心强,追求自主有职业抱负,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同年龄较大的职工比较,特殊的生活经历,导致这些青年职工除注重工资收入的增长,对企业的“非物质关怀”格外关注。因此,对自身要求达不到满意的各种抱怨就渐渐多了起来。

  其实,职工的抱怨不是企业发展的负能量,也并不十分可怕,从职工产生抱怨的原因看,大致有这样几方面:或是对企业某些管理制度与措施的认同度较低,产生不平之气;或许是由于沟通不畅的原因致使对某些管理方法产生了误会,或许是由于自身的困难解决的不够及时甚至没有引起重视,原因生活不满意,凡此种种,职工之所以有抱怨,就是还没有达到绝望的地步,还对企业向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充满着希望,只要引导的好,就会激发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出正能量。

  从企业管理的层面看,职工之所以有抱怨,与我们缺乏人文关怀或说不够重视职工的身心关怀有关,试想一下让心存怨气的职工“畅所欲言”的后果,无非是一方面职工抱怨带来的影响,职工的抱怨对稳定、健康的发展, 不具有“破坏性”,或说“破坏性”极小,近似于牢骚,不等于故意找茬式的不服从管理的坏蛋,而工作时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对施工生产会带来负面影响。对职工的抱怨大可不必如临大敌般惊慌失措,从实际看,职工的抱怨是一种发泄不满的方式,理性对待职工的抱怨,也是彰显以法治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各种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要想捂住职工的抱怨,无异于“纸里包火”,不仅不会达到目的,且会“烧了自己的手”。所以可以说,职工的抱怨不是企业发展的负能量,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或千方百计予以屏蔽,不让职工及时诉说,仍有其发展下去,那么极有可能演变为职工的戾气,到那时就具有破坏性了。记得当年,毛泽东曾对各级领导干部指出:“让群众说话,天不会塌下来。”从政治大局来讲,害怕群众说话本身就违背了党的宗旨,也违背了组织原则。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企业管理更加强调集中集体智慧的民主管理,要看到,“鸦雀无声”不是好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技术、新成果,企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调动全员积极性,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才是最佳良策。对职工的抱怨如果换个角度看,职工的抱怨里包含着许多企业的好建议,群众抱怨本身就是建设性意,其积极的含义在于,职工抱怨是企业管的警报器,群众的抱怨暴漏的是对企业生产或管理中某些方面的不满意而造成的。也即自己的获得感不够导致的。也可以看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的缺陷与不足,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你不让群众说话,民主管理就是空话。

  及时化解职工的抱怨并将之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多些人文关怀,及时化解职工的怨气。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现代职业精神,努力培养职工实事求是、积极进取、钻研业务、忠诚企业的现代职业素质。同时,建立企业人文关怀的常态化制度与机制,职工情绪引导机制,及时发现职工情绪的异常,从职工的情绪变化中了解企业的管理优势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职工的怨气,不要职工一说话就是对抗组织。要保持同理心,多和职工沟通交流,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顺势引导为企业发展的正能量。多开展诸如“体察基层实情、感受一线甘苦、了解职工诉求、反映职工呼声”为主要内容的,和项目班组职工的“面对面、心贴心”访谈活动等。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职工“非物质关怀”长效机制,保持职工“非物质关怀”的常态化,并切实落到实处,让职工群众更多获得感,是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关联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是企业刻不容缓、需要多方给力系统化的“民生工程”。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