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军
本站通讯员:郑建军
中铁十二局集团

《习近平在正定》给我们说明了什么?


《习近平在正定》给我们说明了什么?
■郑建军
 
       临近春节,终于读完早就想读的大型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一书,因此想说一说。这本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结集出版,20天发行就逾300万册,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为什么呢?
       曾担任新华社记者的赵德润说:3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县委书记的远见卓识。现在,隆兴寺、临济寺等文物古迹,不仅拉动正定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正定这座千年古城的标识和文化名片。(128页)曾任正定县委组织部长,后任正定县委书记的王玉廷也说:事实证明,近平所做的这些扎实、细致的工作,确实让正定这个传统的农业县在很多工作上越来越超前,干部群众的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56页)曾于1936年参加革命,后任中组部干审局局长,享受正部级待遇的何载回忆道:1982年到1984年,正定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农民的人均收入由148元增长到400多元,也翻了一番多。在他的努力下,正定由一个“高产穷县”发展成了全面发展的先进县。为此他曾向中央举荐为“栋梁之材”,受到胡耀邦的重视。(111-112页)
       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做了那么多大事,依然让老百姓记忆犹新。诸如开通201路公共汽车,消灭“楚河汉界”;修建常山公园,让县里人也享受城里人的园林风景;村体校搬到城里,使之成为世界冠军摇篮的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谋划建设荣国府,让群众直面解读红楼梦,有了最早起步的影视拍摄基地……(266页)所有这些,如何能让朴实的老百姓遗忘呢?
       看完《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我又一目十行的浏览了全书,深有感触的是:
       一、习近平当初的艰苦朴素,造就了他踏实为人的格局心胸
       九三学社成员、曾任正定县副县长,后任河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的王幼辉说:年纪不大,一身旧军装,穿得很土,脚上穿个大头鞋,活像个部队炊事班的班长。(26页)我们平时基本都是骑自行车下乡。(29页)近平买了十几个罐头,带到高占祥家里去,我们一边吃“罐头宴”,一边谈事情。(39页)曾在公社任书记,后到县委任常委、办公室主任的张五普也说:近平一直艰苦朴素,夏天就穿个白衬衫,秋天就穿个旧军装,有时候穿一套蓝色中山装。跟他一起工作的3年时间,我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74-75页)习书记和大学生们坐在一起,一点架子也没有,说话很随和。(80页)曾是宣传部长,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兼县电视台台长的高培琦还说:习书记在县委也有着非常好的人缘,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和蔼可亲,是出了名的。(183页)夏天穿的满是窟窿的“花背心”,褥子竟然是旧衣服和布头拼接起来的,可见,他一贯严于律己,从来没有那些高干子弟的纨绔之气。(215页)
       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任职,后任正定县档案局副局长、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张银耀说:近平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一床棉垫子,一块窄木板,下面用两个木凳子一架。铺盖是他自己带来的:一条褥子,一条军被。床上就这么点东西,褥子是他母亲给他做的,因为用久了,上面有很多补丁。(223页)近平同志平易近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时时刻刻都这么做的。有的领导平时上班的时候,把门一闭,很多事都是秘书来解决。近平同志的办公室,谁来找他都可以进。(233页)曾在正定县革委会办公室任职,后从县政协退休的朱博华又说:十多平米的一间平房,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柜、两条凳子,一张床板、一个脸盆架、一个暖水瓶、一个电灯泡,这便是他办公室兼宿舍的全部装备。到了冬天,只是多出一个取暖的炉子和一个烧水的铁壶。吃饭,一日三餐在机关食堂,一样的排队打饭,一样的三五成群打地摊。来晚了就没菜了,一样的两个馒头一块卤豆腐,县委书记也同样待遇。(256页)
       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资料组工作,后任正定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会主任的贾俊华说:正定著名作家贾大山对习近平的评价是“不穿西装的改革家”。(296页)他把这褥子从陕北带到北京,又带到河北正定,一直用了10多年,还舍不得扔。(288页)由此可见一斑。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资料组工作的崔时欣吐露:习书记穿的戴的,没有一件是“高级货”,他什么时候都是和我们老百姓一样的穿着打扮。(296页)等我快吃完了,习书记才刚从乡下赶回来,食堂还剩一点菜,馒头也彻底凉了,也没有汤了。习书记说:“没事,这有热水,我自己做个汤。”他倒了一大碗热水,往里面放了一点点酱油,就做成了一碗“汤”。(297页)曾任正定县乡团委书记,现为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台长的王勋涛表示:食堂吃饭的人多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后面排队。也经常在那个水泥板子上吃饭,而且和同志们有说有笑。(309页)
       王玉廷又说道:近平因为家不在这里,吃饭都在食堂,所以一旦赶不上饭点,就要饿肚子。近平来我家里吃过几次饭,我爱人做这么用他就吃什么,从来不挑剔。(49页)近平作风朴实,平易近人,经常骑自行车下乡,吃百姓饭,穿平常衣,他常穿的衣服就是绿军装,冬天穿一件军大衣,很简朴。他的办公室很小,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放满了书的小书架。生活上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但他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学习,知识丰富,也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把握新形势新政策。(55-56页)
       所有这些,难道都是偶然的么?这跟家庭的教育和习近平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分不开。王幼辉说出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说:“个人、家庭都要勤俭节约,这样社会上就会形成好风气,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42页)
       国学大师翟鸿燊说:生命取向要高,格局不高,说不出高雅的话,成不了大事。何为格局?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由此可见,习书记注定起步于正定的基础所在。卡耐基 《女人的格局决定结局》上指出: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的宽度。
       二、习近平工作的安静踏实,奠定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胸怀
       王幼辉说: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过火,也从来没有见过他跟谁拍过桌子、瞪过眼睛,他一向都非常和气,平易近人,这让同志们都感到很亲切。(27页)王玉廷也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底无私天地宽。”(60页)有一段时间,过年时兴送挂历、贺年卡……他就经常给同事们送挂历、贺卡。(63页)张五普也说:习书记对群众的感情很深,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天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联系群众是我们的本分,必须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是我们搞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74页)
       曾经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河北省作协会员的江山说:近平讲话不是很多,不像有些人那样滔滔不绝、长篇大论、侃侃而谈、慷慨激昂。反而,他讲话的特点是很实在,把事实讲得很透彻,把道理说到点子上,有啥说啥,不喊口号,不说套话。他说话,就如同他做事、做人一样,不摆花架子,不搞虚的东西,踏踏实实、诚诚恳恳。(103页)曾在《河北青年》杂志社担任记者的周伟思也说:习近平与朋友相聚时,说话不多,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听着大家七嘴八舌,有时也会针对性提问或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能不动声色地听他们把话说完,不会轻易去打断别人的兴致。(156页)一天傍晚,一个农村大娘推门就进来了,嗓门很大,但习近平显得一点也不着急。他让老太太坐下,给她倒了杯水,让她慢慢说。(160页)
       高培琦表示:习书记指导我们工作从来没有嫌麻烦,从来没有“我现在忙”“我顾不上”“等等再说”之类的话,每次都是放下手里的事,千方百计给我指导、给我解释、给我说清楚。(185页)张银耀说:他一直都很平易近人,很善于也很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225页)习近平这样做才能听到老百姓真实的声音,也是联系群众的一种好方式。(228页)崔时欣也说:习书记说,“不要太浪费,有一辆车,只要不耽误要紧事就行了,反正我大部分时间都骑自行车。”(301页)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就是接待上访的群众,习书记总是耐心地去了解上访群众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者劝解他们。有的人觉得“打发”上访群众特别费事,但是习书记从来不是“打发”,而是真给解决。(302页)曾转为国家干部,后任正定县科协干部、春光电器设备总厂副厂长的张新立说道:习书记这几次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很低调,很接地气。(324页)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任职,后任正定县人大常委办公室主任的刘成君表示:正是这些和老百姓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奠定了他心中为民、亲民、爱民的情怀,奠定了他治国理政的根基。(281页)
       习近平在2020年5月22日下午参加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他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因此说,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有来源基础的。
       三、习近平内心装着人民群众,才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曾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后任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的程宝怀说:近平提出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之后,正定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很快出现了党风正、硕果丰的大好局面。(4页)为了引进人才,找到武宝信,当时已经晚上10多了,还能在小区扯开嗓子喊武宝信“武宝信”。(13页)张五普也说:习书记热爱学习,但他并不拘泥于书本。他很注重向实践学习,通过调查研究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75页)内容很扎实,写作风格也很好,对理论有深入探讨和认识,而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当前实际联系很密切。(87页)江山表示:到北京开会、办公事,他每年都要来回往返五六趟,但他一趟车费都没有报销过,都是自己拿钱买车票。他说:“我到北京办事和开会也会回家,这样是分不清的,我就不报销了。”(95页)
       周伟思说:除了县委、县政府、公安局外,其他部门一律不许发放定期简报;各行政单位每周必须保证2-3天的“无会日”;必要的工作考核和检查,必须轻装简从、对口接待。(148-149页)习近平通过各种方式,终于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实打实地去抓生产、抓经济、抓群众生活改善。(149页)习近平对小青年写信骂他,兴奋滴说:“这小子好像有点水平,想法也基本对头,闹不好还是个人才呢。”他笑了。第一反应是对这位农村青年的赏识。30岁的习近平能有这样的胸怀,很是让我钦佩。(151-152页)第一,它有着非常强烈的使命感,始终有自己清洗的奋斗目标。第二,他意志坚定,而且脚踏实地、低调务实,善于学习,特别沉得住气,看问题不过激、不偏颇,对事物能全方位地理解和把握。第三,他包容性很强,待人诚恳厚道,能主动吸取各方面的信息和建议,能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交朋友。第四,他非常了解国情,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国家主席中间那么多阶梯,除了乡镇这一级外,其他则一步没少。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山村窑洞到繁华都市,他通过亲历或了解,对各个阶层各种环境的理解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在不同时期,他始终能洞悉和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165-166页)
       曾任《河北日报》记者,后任石家庄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李乃毅告诉我们:一是他看准了发展战略的支撑点——人才依托;二是找到了市场经济的制高点——人才竞争;三是抓住了聚焦要素的关键点——人次策略。(169页)“人才九条”文字不长,不过千字,内容却事关各方。(171页)高培琦也说:习书记对正定的热爱,对他过去上山下乡插队的梁家河的热爱,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热爱的一个反映。曾任正定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后任正定县经委主任兼党委书记的李亚平透露:他调研的方法比较特殊,一般是不打招呼,不让人家事先准备,而是直接下乡、下厂、入户。(209页)“个人吃喝怎么能用公款报账?即使是卖报纸的钱,也是大伙的,也不能随便用。”这是习近平说的。(216页)张银耀说:大量的消减文山会海,规定一星期至少两天是“无会议日”。(235页)这么多年过去了,……各界群众,还是一直对近平同志念念不忘。(237页)
       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资料组任职,现为河北省第五巡视组组长的石文生说:内招外引,大力推动人才建设。凡是有专长的,竞赛获得名次的,全部发放盖有县委书记习近平、县长程宝怀印章的奖励证书。(245页)曾在正定县委办公室任资料组组长,后从教育局退休的王志敏也说:为了从时间、空间、地域三个维度上理清情况,近平同志在工作之余,连续几个月查古史、摸实情,对于正定千年之史、百里之域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总体了解。(257页)在工作实施上坚持做到了谋之于本、谋之于重、谋之于宏、谋之于远。(258页)大事小事,实事好事,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惠民政策像春天的和煦阳光,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福祉。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3年多,他都不折不扣的履行了作为领导干部的职责,做到做人唯正、做官唯民、做事唯实、思想观念唯新。“四唯”成为他交出为人民服务满意答卷的思想准则和工作准则。(266页)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正定超常速度的发展正是这样闯出来的,一开新面的“人才经”正是这样念出来的,人文旅游的“正定模式”正是这样创出来的。(268页)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一切感情都升华为大爱无疆的报国之情、爱民之情。(273页)
       一次,曾在春光电器设备厂任职的陆树棠曾说了“水至清则无鱼”,没想到在一边的习书记笑着接出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331页)这说明,习书记一直喜欢读书,是善于消化和理解的。
       习近平在给《正定古今》作序时开篇就写道:“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最后他又说:“回忆往事,热血沸腾;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是啊,《习近平在正定》一书读起来能够使人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鼓舞、思想得到升华、工作得到启迪,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修身的权威教材。我们要将其作为案头卷,时时对照学习,在细照笃行中修炼自我,学出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求真务实的践行者,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
       著名文化学者陈帅佛说: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党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心里装着人民。不是嘴上有人民,纸上有人民,而是心中有人民。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明白,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才能破除万难,抵挡诱惑,引领这个时代。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尽忠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都感到幸福了,伟大的中国政府,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在正定》是一部描写习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三年的忠实记录。通过当年与习近平同志一起工作、交往的干部、群众、记者等的口述,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正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领导干部的形象,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仰、公仆情怀和担当精神,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三年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
       重读《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所吸引。这些细节,折射出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从政风格和境界追求,给人深深的启迪。比如,他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副对联,是清代郑板桥的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不难理解,上联讲的是简洁,简洁就有力量;下联讲的是创新,创新就有气象。
       虽然该书只有22篇采访实录,还有图片48幅,但文风质朴,内容翔实,是一部融思想性、文学性、纪实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我认为这部书,是干部群众了解党的领袖成长奋斗历程的生动读本,是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活教材,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重要参考。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