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观后感

  电影《峰爆》近日在各大影院热播,我早就听说了该电影描写的就是新时代铁建人故事,作为一名铁建员工,自然心驰神往,随着项目部组织了集体观映,终于得遂心愿。观映完毕,我就深深地被《峰爆》带来的冲击波给震撼了。

  首先是电影中出现的大场景——贵州的山川,太具视觉冲击力了。如果说同事们还对贵州的“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没啥感觉,但是我,参建过南昆铁路,贵州呆过,所以就找到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了,影片中空中航拍的贵州喀斯特地貌,如今一片葱绿,用现代词汇,就是“养眼”。

  灾难片我看了不少,比如《唐山大地震》、《地心营救》、《后天》、《流浪地球》等,但是,这一部电影,则是展现铁建人的故事,影片中的高铁桥梁和隧道施工场景、作业工人、机械设备,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如在眼前,因为那就是我们曾经朝朝暮暮、寒来暑往、倾心守望的工地现场。

  除了电影场景震撼,带给我身临其境之感,作为一部被评论为“国产灾难片的难得佳作”,我另有感受,认为《峰爆》赢在精神。

  大灾大难面前,尽显国家制度优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有全国一盘棋的联防联控机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地质大灾难,《峰爆》影片也有具体表现:当预测巨型滑坡将要来临,县城16万老百姓危在旦夕时,国家能迅速地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救援,作为大型央企,中国铁建也表现了责任和担当,立即响应,进行抢险救灾。

  《峰爆》里的故事,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电影中陈数饰演的丁总,说出了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西方人认为在灾害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但在中国,我们有精卫填海、有愚公移山”,我也觉得,正是有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所以,我们不会轻易服输,几代铁建人,参加了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再到现代的沪昆高铁,让西方人视为地质禁区的贵州喀斯特山区如今也是高铁四通八达、公路县县通,这就是一种精神。

  再一个震撼就是我们的高科技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时,当年参与救灾的部队,据说租用了一台国外的超级直升机——米26,这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巨大的直升机,居然能吊起一台笨重的挖掘机,在山谷里穿行自如,将设备投放到最需要的工作面。但是米26这样的大国重器,我国当时还不能生产,深深感觉当年的落后。

  《峰爆》里尽情展现的现代高科技成分让我十分震撼:张国立饰演的领导,其应急指挥中心真叫高大上,还有陈数饰演的项目经理丁总,工地指挥中心也是各种仪器设备、数据分析、实时通信、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等,同样高大上,让人大呼过瘾。想当年,自己参建南昆铁路贵州段时,几乎没有什么大型机械设备,项目部居然没有一台电脑,工地就一些装载机、挖掘机,其余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进行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不存在的。如今有了这些高科技装备,救灾的决策那叫一个精准。

  影片还展现了中国人的的友善。电影《地心营救》与之有类似情景,也是山体崩塌+巨石来袭,33名矿工被堵在矿洞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面对所剩无已的食物,有矿工不惜大打出手,直接动手去抢食物,人人想生不想死。但是,我们的铁二代,《峰爆》里的男主角洪翼舟,还有他的已经退休的曾经当过铁道兵的父亲,则表现出不惧生死,舍已救人的大无畏精神,这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作为一名中国铁建员工,我深深为我们企业传承铁道兵的红色基因而骄傲,也深深为企业员工利民为本的忘我奋斗而自豪。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