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回忆|闪耀在中巴友谊之路的“北新路桥海外人”

  在冰封千年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有一条绵延千里,横跨着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公路--喀喇昆仑公路,也叫中巴友谊公路,北起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中巴国际友谊公路作为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纽带,是两国友谊的象征,因修建难度大,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里,有许多曾经奋斗在国际合作发展一线的北新路桥海外人讲述着他们各自经历的国际友谊故事......

  北新路桥集团国际事业部党总支书记潘建国是一名在巴基斯坦工作多年的老项目经理,他说:“这条绵延1032公里的公路有着诸多的标签,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等。它更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中巴友谊的象征。”

  从2008年,由北新路桥集团旗下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雷科特-红其拉甫段项目,他就参与其中。从此,潘建国就同喀喇昆仑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他寻着老一辈的足迹,克服了5000米高的海拔、40摄氏度的高温、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等诸多困难,与巴基斯坦伙伴携手艰苦奋斗,终于在2014年底实现了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通车。

  “施工当地不仅氧气稀薄,而且山体滑坡、落石、塌方、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有时候山体的泥石流都会把施工器械掩埋!”潘建国对那里恶劣的地质条件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当地的山体岩石结构破碎,小小的震动都会引发落下的石块。潘建国回忆到,2010年,他就亲身经历了一场事故,“在施工时,突然有一块巨石砸向一名中方工人的头部,幸亏有安全帽的保护,但也是被砸的血肉模糊,性命垂危,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无法救治,我们中方人员想办法找到了最近的一处通讯站,联系到巴方请求支援,巴方紧急协调了两架军用小型直升机帮助受伤人员回国医治,当时陆运去国内的红其拉甫口岸需1天,直升机送去只需1个半小时,最后,我国的施工人员及时运送到祖国救治,情况良好!”一桩桩、一件件,北新路桥建设者用生命和汗水开辟出的喀喇昆仑公路让中巴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见证中巴深厚情谊的同时,北新路桥集团海外建设团队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圆满完成项目施工,继上世纪60-70年代的喀喇昆仑公路后,又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相比于最早的喀喇昆仑公路,该项目建成后的这条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运输效能更加优越,让路程由原来的一天缩短为半天。

  “为提高行车安全,我们沿线设置了大量安全设施,护栏、减速带、夜晚照明、雨天提醒等;同时设置了服务区,配置各种地点、位置提示标志牌等,改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行车安全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潘建国说到。

  现在的喀喇昆仑公路不仅是一条性能优越的道路,更为巴基斯坦带来发展经济和培养人才的机遇。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雷科特-红其拉甫段)项目为当地提供近千余个工作岗位,提高了沿线百姓收入水平。此外,通过北新路桥集团中方技术人员的传帮带,项目还培养了一批当地专业人才队伍。随着交通改善,当地特产销往各地更便捷,当地居民收入得到有效提升。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