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峰
本站通讯员:郭志峰
中铁建大桥局

两对老夫妻

  都说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可总有一些优秀的老同志在前面鞭策着我们,身体力行的为我们做出榜样;都说施工生产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可后勤保障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无微不至的为我们提供服务。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上就有这样两对老夫妻,默默付出,保护和照顾着所有人。

  门卫与帮厨

  “咚!咚!咚!”于叔又把“新鲜出炉”的《铁道建筑报》递到我手上,项目上所有送到门卫的快递,于叔都保证亲自送到同事手上。

  于清洪,1962年出生的他1981年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现就任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部营区门卫。每天清晨,阳光透过项目大门口的几棵苍松照射在地面,温暖而祥和,于叔早早就拿起扫帚打扫着我们的门前屋后。兼职做废旧纸壳收集员的他,每次通过监控看到我拿着纸箱去找他,都提前出门用军人独有的步伐向我热情的跑来,项目部几乎所有的废旧纸壳都是于叔收集处理的,当兵时艰苦奋斗的品质三十多年来一直未变。为迎接新年,一米多宽的大灯笼需要悬挂在五米高的项目大门上,年近六旬的于叔二话不说登高垂范,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儿只能在下面羞愧的握紧颤抖的梯子,面面相觑,一瞬间,登高英雄杨连第的事迹浮现在我眼前,铁道兵无私无畏的精神果然在一代代传承,火种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熄灭。

  “楼下的菜已经准备好了,我马上给楼上补些茶水。”田姨满头大汗拿着两壶热水一瘸一拐的“跑”上了楼。田玉春,由于左腿做过手术,上下楼梯很不方便,但为了能和于叔在一起,她毅然决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工程项目,端起了盘子,拿起了抹布,打理起了大家的生活。因为项目需要,她不仅要从事公务员的工作,还要承担帮厨的活。为了能照顾好大家,她起早贪黑,东奔西跑,不放过一滴油渍,也忍不了一丝尘土。流过泪,喊过累,但她是一名军嫂,身上有一股军人的气质,坚定的信念使她每晚可以忘记日复一日的辛劳,安心的依偎在于叔怀中,尽情享受着辛苦的幸福。

  小车班班长和食堂管理员

  “我送你!”早上5点,孙叔把我送到了车站,不知是多少次了,他总是让其他司机多休息,自己起早贪黑,穿梭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巧的是,孙学义也是一名铁道兵,虽然嘴上说不要总讲自己是铁道兵,可微信昵称“铁军”二字却不知道用了多少年。

  孙叔每天起的很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不仅要给项目经理开车,还要统筹安排项目其他车辆,既要照顾司机情绪,也要让大家出门办事都能坐上车,这完全是场情商的博弈。期初大家认为老同志都会有些不好相处,可这个“小老头”在司机面前彰显铁军形象,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在其他同事面前化身“老顽童”,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可爱的他拥有一位可爱的妻子,曲坤,项目食堂管理员,买菜做饭、脏活累活样样能干,小小的身躯总是能爆发惊人的能量。军人的妻子总是把坚强留给别人,长年累月的食堂管理工作使她的颈椎弯曲,手脚麻木是常事儿,可每次推开厨房的门,都能看见她摘菜剁肉,咧着嘴说:“今晚吃红烧肉!”

  一年365天,两口子仅把5天留给了自己和家人,过年都没能团聚。福别人享,苦自己吃,无私奉献也许就是这个军人家庭的信仰所在。

  铁道兵的精神在传承,铁建人的使命在继续,新时代不断涌现出青年才俊,但老一辈建设者的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火种不灭,战斗不息!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