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辉:用炽热的心与土木教育事业共舞

  在时间的长河里,始终用炽热的心与土木教育事业共舞。他就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实践中心主任:李庭辉。

------做启发实践创新的好老师

  当老师伊始,李庭辉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培养最卓越的学生。几十年来,他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为了引导学生对土木事业的热爱,在课堂上他给大家讲述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史起源,比如从一个“陶三通”讲起,震撼所有学生,“陶三通”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殷墟,是古代的排水设施的一个部件,跨越三千年,当时的人们没有计算机电子通信、核物理、自动化,但却诞生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能工巧匠,他们用智慧让久远的商期人民,安居乐业。学生们被这样的历史时刻深深吸引,纵横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土木工程专业折服,树立对专业的神圣感。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李庭辉参与编写《土木工程施工》教材,由于教材紧贴社会实践,具有可参照的现实工程难点和样本,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供,学习动力被激活,教材被多所土木高等院校采纳,《土木工程施工》教材被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也于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李庭辉个人也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改革创新建设三等奖。

  不仅如此,李庭辉为了将优秀学子培养成卓越的毕业生,李庭辉从实践性、创新性、国际化三方面进行了超前探索和实践。1990年,他率先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条件。学生可以用小型设备,加工薄钢板、木条来搭建结构,了解结构体系是否合理。之后,又和学院提出申请正是建立土木工程实践中心,部门设置并列于各系,直接由院领导直属负责。在实践中心,学生可进行钢结构、混凝土承载性能以及构件施工,地基灌注等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这是最早建设、使用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和教学实验室,为全国土建类高校提供了借鉴模式。

  随后的20多年里,李庭辉担任实践中心主任,指导学生做科研创新项目、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参加教学科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创新。其中他大力推进校内校外建设项目的联动与互通,从校园的科研基地孵化新技术,解决国家建设的难题,从现有工程施工汲取宝贵经验,传授施教给校内的学生,并引发学生向更高的科研水平攀登,良性的运作机制,将土木专业的知识学以致用,成为中国土木学院教研传播的典范。同济土木的科研水平逐年大幅度提高,与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也由此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行列。

  200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全国高校开展。通过15年的普及,大学生在校4年中,大部分都能获得创新训练项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李庭辉率先推动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活动。2007年3月,有10余名学生组团参赛的同济土木作为特邀代表队,参加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组织的土木工程设计大赛,主要参加了最具挑战性的6米钢桥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比赛。作为组织者,李庭辉从制定制度、选拔学生、组织团队、联系加工单位,到指导团队不断拆装、反复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准备,第一次中国大学生参加的国际赛事就让人刮目相看。同济大学代表队首次参赛,就名列前茅。之后,同济连续10多年组队参加国际比赛,学生国际沟通、交流能力显著提升。

  30多年来,李庭辉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培养的百余名硕士、博士,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卓越人才,成为高校和大型设计施工企业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

------做与时俱进的科研带头人

  (1)90年代初高层建筑兴起,但高层建筑的爬模技术却远远跟不上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李庭辉了解到这些情况,带领着学生一头扎进高层爬模技术研究中,在原有爬模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整体爬模拼接组合技术,扩展了爬模钢板化新操作系统,增加了钢板网外防护使钢板和建筑成为浑然一体,增进了爬模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上海二建集团将此技术应用于多项工程实践中,并因此李庭辉的“高层建筑整体爬模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此后李庭辉和他的团队继续深化技术革新,在爬升灵活、经济、顶升形式、模块化技术、监控中心等方面改革,截至2008年钢板平台继续使用约占市场的15%,2016年约占市场的75%。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被拆除,拆除之后又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传统处理混凝土的方式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李庭辉作为一名土木工程资深研究者,迫不及待地感觉到需要改善混凝土地结构成分和比例,寻找出高质量且环保地混凝土成为他和团队地追寻目标。通过多次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压强度实验分析,刘庭辉的团队得出重要结论:通过合理的调整混凝土的比例成分,适当加入粉煤灰、矿粉等外加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对于环境保护和对建筑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结构工程师》杂志。

  时间进入到2000年,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城市商圈需要改造,且是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总会涉及到地基的维护乃至重筑,这些改造往往受到原有建筑的限制,比如操作空间的狭小,地下空间的扩展,近地铁的改造风险隐患,这些均成为改造的阻力。李庭辉同样不畏艰难,带领团队深入灌注技术研究,解决了空间操作的局限性,近地铁施工的时效性,以及灌注淤泥的清洁性,这些科研技术应用于多个施工项目,延申30多项发明技术专利,其中“低净空高效成孔技术”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一大批历史文化建筑得到了最大力度的保护。

  在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上海北外滩苏宁广场、上海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南京东路中央商场翻修、临港新城主城区建设、南京科举博物馆、上海爱马仕历史建筑翻修等多余项工程中,李庭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解决了复杂地质中的灌注技术难题,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李庭辉始终如一地钟情于土木工程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不因艰难的道路而垂头沮丧,也不因个人的利益而停止脚步。一颗炽热的心,认准一个方向,坚持36载,这不仅要有眼光,更要有毅力。如果用一句话对他36年的工作作一个总结,李庭辉觉得,“做好一项研究,追求一个梦想”。“一项研究’就是“土木工程”的深度研究,“一个梦想”就是为祖国培养高精尖的土木建设人才,强我国家。”李庭辉说,中国目前已经是土木工程大国,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土木工程强国的目标必将实现。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