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通
本站通讯员:李宇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勤俭节约家风在 传统美德永传承

自古以来,家风一直是一个家庭文化的体现,是所有家庭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力量,家风不断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为细腻的教育方式。
我对家风这个词深有感触,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爷爷奶奶,父母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的祖父生于1937年那个不平凡的年代,在16岁的青春年华他坚定地穿上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在军队中他学会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伴随了他一生。祖父24岁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初至新疆眼前的景象令他惊叹不已,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远处的天山山脉巍峨壮丽山顶积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初来乍到,祖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农场工作,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祖父凭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的品质,带动并感染着当地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培育希望,建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园。
祖父的衣衫上总是缀满大小不一的补丁,然而在唐山大地震之际、同事患病之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多年勤俭节约所积攒的积蓄。大院里哪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无论是帮忙修理家具,还是在困难家庭粮食紧缺时借粮票,他从不推辞。祖父总是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家形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餐桌上不浪费一粒粮食生活中不追求奢侈的享受。祖父总是说:“物质的富足并非真正的富足,精神的充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了珍惜每一份资源,尊重每一份劳动。祖父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如今,祖父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家风却如同传家之宝,代代相传。每当我们围坐在餐桌旁、节约用水用电、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祖父那颗永远跳动的心。祖父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期望,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家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