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著我读过三遍,不同时期阅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该书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力作,具有穿越时空的超强生命力,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具人气的作品之一,其史诗般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部古典名著,敢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媲美。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给世人奉献的精神食粮。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100万字。1986年第一部刚写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向全国的观众进行连播,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媒体适时地宣传这部书,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许多人对主人公的命运纠结的茶饭不思。这部书震惊了文坛,感动了读者,感动了中国,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一印再印。多年来,一直是各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
  路遥为写这部书,度过6年囚徒式的岁月,昼伏夜出,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年后的十一月积劳成疾,年仅42岁便永远离开了他无限眷恋的黄土地,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令人扼腕痛惜!他短暂的一生在文学上收获了累累硕果,却为之付出了健康和婚姻的昂贵代价。他英年早逝,固然与遗传基因有关,但与他长期伏案熬夜超负荷写作、挑战人体极限有极大关系。而更为残酷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收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的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巨著。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农民生活和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少,像《白鹿原》《缱倦与绝决》等都称得上是力作,但从小说艺术的构思、宏大的布局、语言的精美、人物细微的刻画、产生的社会效应等去衡量,任何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都不能与《平凡的世界》比肩。《平凡的世界》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传情与传神、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理想效果,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与现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历代年轻人都有很大的启迪。
  该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在平凡的大千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常的人群里,让人们值得记住一些带有历史意义和时代印记的往事。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能够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困境的精神滋养。《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尤其对孙少安和孙少平外在的贫穷和内心的高傲的刻画,达到入骨三分的地步, 有极强的感染力。孙少安、孙少平、郝红梅、顾养民、田晓霞、田润叶、金波、田福堂、金秀、秀莲等众多人物典型,在七八十年代的广大农村并不少见,他们在各种困难面前没有消沉,不甘心命运的摆布,而是大胆地与落后的思想、保守的观念展开激烈交锋,千方百计挖掘个人潜力,改变生存环境,在贫穷中追求理想和幸福。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想改变贫穷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理想与现实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不可调和的,很多的时候是无奈和欲哭无泪。人一生中,奋斗的过程有许多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出现。有好的,有坏的,不管哪样都要面对和承受,哪个人都要经历一些挫折,但也有料想不到的快乐。战胜自我,挖掘潜力,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收获的果实比金子还珍贵。孙少平成为双水村的致富能手,孙少安遭受亲爱的人不幸牺牲的沉重打击,获得另一份珍贵的爱情,在当时和今天,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书中最感动人的,是孙氏兄弟不甘屈服于命运,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和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
  路遥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他是事业上孤独的求索者,他为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不是圣人,他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事业和家庭不能兼得,事业成功,婚姻失败。他期望的完美人生难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但路遥给读者,给人类奉献的精神给养是无穷的,更是无价的。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在有影响的作家群中独树一帜。
  之前,他发表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分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反响。《人生》被搬上银幕,震撼全国。电影《人生》荣获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随后,《人生》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在多家电视台热播。中篇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家林的命运及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许多读者读一遍《人生》流一回眼泪,看一次《人生》电影或电视剧,睁眼闭眼全是故事里的人和事。我和所有喜爱《人生》的读者一样,憎恨高明楼、马占胜那类玩弄权术、见风使舵的权贵,同情和怜悯美丽善良的村姑刘巧珍,对喜新厌旧的高加林爱恨交加、难以释怀。
 《平凡的世界》不同版本的书籍,是亿万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好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捧,并产生强烈共鸣。《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继《人生》之后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奠定了路遥在文坛的地位。由《平凡的世界》改编的14集电视连续剧已经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新的视角展现给观众。
  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第一届到2008年的第七届,获此殊荣的长篇小说共31部,是从全国几万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精品之作,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但其中影响力最大、被追捧时间最长、拥有读者最多,发行量最大、备受读者青睐的唯有《平凡的世界》。一部作品价值的高低,读者最有发言权,大多数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如果路遥活着,他完全有资格竞争诺贝尔文学大奖。虽然永远不可能获得这个奖项──诺奖委员会规定:已故的作家,其作品不得参加诺奖评选。路遥无法获得这个国际大奖,非常遗憾。但《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近些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德、日、法文等多种文字,成为全世界读者最喜爱的长篇小说之一。路遥的作品其价值和影响力不受时间、国籍、地域的限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永远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雷达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把历史进程命运化,人物历史化。我同意这一观点。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75到1985的10年间发生在陕北农村变迁的故事,社会背景十分广阔,正是国家波浪壮阔的新旧历史交替时期。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二人为轴心,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反映变革中的城乡现实生活为主线,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能够震撼人心,在于他对中国城乡普通人生活的了解,在于他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同情弱势群体,赞美劳动者,对农村、农民和陕北黄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孙少平的经历与路遥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十分相似,更接近路遥的人生追求,他俩都有强烈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他对中国大环境下的学校、农村、城市、煤矿及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个性鲜明、恰到好处,展现了路遥超强驾驭大部头、大气势作品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即整部作品延续了《人生》的创作手法,不管是刻画人物,描写城市与农村环境,还是穿插路遥的议论,对人生的思考、剖析非常深刻,富有哲理,读后不得不深思良久。
  2007年11月,位于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开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面积180平方米,设4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路遥生前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评论、及部分书信、手稿、生活用品和各种版本的文集,还有路遥作品研究文集等。文学馆开馆7年来,接待数百万中外学者、游客、路遥的粉丝。
  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路遥以他的人格和作品的无穷魅力永远活在亿万读者心中。
                                    中铁十五局集团杭甬项目部吕奎元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