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虽苦犹荣的当兵岁月

作者1978年于库尔勒照相馆

  军旅生活,说不完道不尽,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是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变命运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我参加了杭甬项目部举办的“庆祝建军94周年老兵座谈会”,畅谈了从我生命里走过的那段军旅岁月,与在座的同样是在不同时期扛过枪的老兵分享了我的故事。八一建军节,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值得回味的日子,感慨颇多。我曾参军的铁道兵部队,1948年成立到1984年1月1日并入铁道部,长达36年的光辉历程,是所有曾经的铁道兵官兵的骄傲。铁道兵这支专业的铁路建设队伍,风餐露宿,与大自然搏斗,挑战不可能。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展现了广大铁道兵官兵抢修铁路、英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在国家建设时期,在多条铁路建设中,都留下了干部战士艰苦奋斗、屡建奇功的闪光足迹。曾经的铁道兵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是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一支劲旅,为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全体铁道兵的吃苦奉献,便没有国家铁路的快速发展,没有铁道兵这支部队,便没有我和战友们的美好前程。我当兵前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走进军营的梦想便是为了吃饱饭,穿上军装,改变多年窘迫的生活,另外希冀在军营大熔炉里得到淬炼,学一身本领实现个人价值,改变未来,报答父母的厚爱,报效国家。我刚入伍时,所在连队正在库尔勒至塔什店段的南疆铁路库鲁塔格隧道出口担负着掘进攻坚任务。我走进了这个行列。我们连由我刚加入时的170多号人,到1979年激增到280多人,由原来的4个排增加到5个排,一个班十七八个人,睡大通铺,班长和副班长睡两头。土墙、芦苇、油毡、竹竿结构的房子,没有电风扇,夏天热得睡不着,冬天有地火炉取暖倒也勉强御寒。冬天上班是一身打着补丁的旧棉衣,几年才换发一次,与军装一样,交旧领新。连续在隧道施工两年以上,裹着棉絮的黄布工作服外层一个窟窿接一个,白花花的棉絮露出来,几天又变黑。每天与岩石、弃渣打交道,隧道贯通后人工抬水泥、砂石料、搅拌混凝土,哪有衣服不破不脏的?夏天还好一些,隧道内打风枪、人力扒渣装翻斗车,汗水伴着粉尘流个没完,缺氧晕倒被抬到洞口吹醒继续干,这都不算啥,下班后接两盆水简简单单洗个澡,换上一身军装,人一下便精神了许多,变身为英姿飒爽的军人,不再是隧道里被弥漫的粉尘熏染得像下了霜,出了隧道回到宿舍,用镜子一照,不敢相信镜子里的那副模样就是自己。集合站队,每个人从头到脚一色的绿,加上红领章、红帽徽点缀,尽显青春活力和军人的威武之气。除了连排干部,从副排长、班长到副班长、普通战士,年纪都在20岁左右,朝气蓬勃。工作环境艰苦只是一方面,生活差更是无法想象。夏天可以吃到几样新鲜蔬菜,但吃不上鲜鸡蛋,个把月才吃一次压缩蛋粉,等于改善生活了。冬春全是冻白菜和压缩干菜,冻白菜煮不熟、咬不动,整个咽下去。压缩菜吃久了如同嚼树叶,那个滋味现在想起来都想吐。但与农村缺吃少穿比起来强好多倍。

  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改变不了一群年轻军人追求理想的信念和决心,每个人都在设计未来,并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入党、提干是许多军人的梦想,可是一个连也不过10来个穿4个口袋的军官,只有小部分人能够实现美好愿望。我到老连队工作那两年,从优秀战士中提拔了几名排长或司务长,后来规定从教导队培训人员中提拔,再后来干脆关闭从战士中提拔干部的大门,改由部队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担任连排领导。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军人占全连总人数的一多半,高中生有一部分,还有纯粹没上过学的,而连里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都是到院校深造两三年才获得的文凭。部队学文化氛围好,大多数军人买书自学,希望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一个档次,适应日益发展的军队需要。伟人毛泽东有句名言:叫“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身边的许多人意识到没文化,想被提拔重用和调到团、师机关或者管理岗位,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连队订有铁道兵报,干部战士争相传阅,爱不释手。我将每月的大部分津贴买了古今中外的名著,学习兴趣颇浓。有人把军营比作“开放的大学”,事实也是这样,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和军队所需的人才,许多中高级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战士中通过刻苦自学成长起来的。中国铁建系统有20多位作家,其中原铁道兵报社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局巡视员、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会长沈掌荣,中宣部宣教局副巡视员、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开忠,原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名气最大,他们著作等身,当初只有高中文化,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取得的成就,最终成为人生赢家。中国的军旅作家占全国作家总数的比例很大,与军队的培养和出生于五六十年代文化底子差的有志军人“绝地反击”不无关系,谁不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啊!

  我从军6载,见证了铁道兵的变迁,改工后与企业风雨同舟几十载,从工人到干部,一步步走来,与部队的滋养是分不开的。我去年春正式退休,对企业恋恋不舍,退休不褪色,在宣传岗位上尽一份绵薄之力,给基层党建和宣传岗位上的年轻人引引路。再回头总结一下入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将自己走的弯路、失败的教训讲给年轻人听,并将铁道兵好作风、光荣传统传承给他们。

  如今工作和生活环境好了,企业人才辈出,发展越来越好,我由衷地高兴。年轻人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中铁十五局集团杭甬项目部吕奎元

为您推荐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王猛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廖惠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吕奎元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杜效言
来源:作者:晏泰杰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赵长鸣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