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松
本站通讯员:刘雪松
中铁十六局

难忘的记忆——记机务三队二三事

  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经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洗礼、“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英雄部队。几十年来,它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在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里,还有一个“铁路修到哪里、路和桥就铺到哪里”的连队,它,就是铁道兵第一新建铁路管理处(现为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第三机务队。

深山安家

  铁路运输处和部队一样,是一个居无定所、流动性非常大的单位,铁路向前延伸,连队就转场。在1971年至1973年短短三年间,连队就从铜罐驿的果园--达县--第三次搬迁到了万源县的花楼坝车站。

  花楼坝车站,地处两山夹一江的巍巍群山之中。这里前不着村,后不靠店,地广人稀,野草丛生,道路崎岖,到处找不到一块像球场样大的平地。机务三队就是在这高低不平的半山坡上开始安营扎寨。

  在运输生产繁忙的情况下,连队一边组织完成生产任务,一边组织全体休班职工、后勤人员、家属挖土填坑,平整地基,搬运材料,不分白昼地组装活动板房、搭帐篷、修篱笆房、围蓆房,职工就住在这夏不避暑、冬不保暖的简陋宿舍里,人人没有恕,只觉心里甜。

  连队每搬一个新住地,那里生活物资就极其匮乏,就连吃菜,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花楼坝车站突然涌进部队、车站、机务三大单位几百号人生活极其艰难。连队为改善生活和增加文体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家属拓荒开地,种菜养猪,修建文体活动场所。经过一年的努力,连队存栏生猪13头,年宰杀3头,修建篮球场一个。有一首“球场欢歌”这样写道:“干起来,胳膊一伸袖子捲,挥铁锹,土石满车舷;小平车,几百米外穿梭来,汗洒处,洼地起平台;头与尾,职工孩子半边天,中妇幼,龙虎竞相赛;哨子响,场上两排运动员,赛风格,友谊花盛开;身强健,肩挑重担腰不弯,看连队,蓬勃正向前。反映了连队职工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日子里仍然保持充实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崇山峻岭中铺路架桥

  机务三队担负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配合铁道兵第七师在前方铺轨架桥。古人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襄渝线执行铺架任务,难就难在万源至安康段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段。

  大巴山,山高林密,悬岩峭壁,沟壑深涧,山峦重叠,在桥多、隧道多,12‰长大坡道的线路上铺轨架桥,在完全无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情况下,靠战士站在架桥机的吊杆上用口哨、信号旗向后传递信号的原始作业方式极不安全的情况下作业,机车乘务员每次每向前推进一寸吊着桥梁的架修机心就紧一分。

  为使铁路早日铺通大巴山,三队897、285、277、284四台蒸汽机车的乘务员常年吃住在宿营车上,随时听从铺架队命令随时出车。他们没有节假日,也从不过星期天,每次执乘总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饱满的工作执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认真瞭望,高声呼唤的应答制度,小心谨慎地操纵机车,精准地、安全地将一排排轨排,一片片桥梁铺架在路面和桥墩上,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责任事故。

巴山遇险救援

  1975年12月26日,巍巍的大巴山下着蒙蒙细雨,2331机车司机田云启、副司机李时生、司炉刘东北、栾强机班正执乘一列载有200多名当地外出的群众平板列车(两名职工家属和一名小孩坐在守车内)从权河站出发,在12‰的长大坡道上爬坡驶向花楼坝车站。当列车运行至溪水隧道内时,由于隧道内漏的水漫过钢轨,机车车轮在钢轨上严重打滑,造成机车突然停车。此时,司机田云启同志意识到,机车在隧道内停车排出的煤烟中含有二氧化碳,对乘坐在平板车上的群众肯定有伤害。为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列车退出到隧道外,再由外向内往上冲。由于钢轨上有水,太滑,坡道又大,第一次冲坡失败,尔后又连续冲坡五次也均以失败告终,直到沙用完,没法再冲。此时的铁龙犹如一条淹淹一息的死蛇,静静地躺在了溪水隧道中......。

  机车冲坡,机车烟囱就像张开了发怒的大口,急速地向外排放着黑烟,瞬间,整个隧道内浓烟滚滚,凶猛地扑向坐在平板车上的群众,呛得机车乘务员和群众不停地咳嗽、呕吐,有些群众中毒晕倒昏迷。这时六师一名在隧道外执勤的战士发现隧道口有烟雾往外冒,快步进洞察看,发现有人倒在路基旁、水沟边毫不犹豫呜枪示警,立刻向上级报告请求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救人,救人就是救命。

  险情发生后,六师首长立即命令在溪水隧道附近做收尾工作的部队和民工,立即赶赴现场,派出战士从列车的后部冲入洞内将平板车上的群众向洞外疏散,此时,有几个部队战士和民兵也中毒了,将昏迷的群众抬出洞外,送往医院抢救。

  铁运处领导和调度所随即调机务三队跑小运转的999机车挂上宿营车,带上医生,卫生员也从花楼坝赶赴溪水隧道救援,当救援机车在溪水桥上刚停稳,司机周林、副司机潘良才、司炉陈昌利三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再次被中毒的危险,迅速地爬进2331机车驾驶室,将已昏迷的副司机、司炉抱下车,然后找到下车察看列车情况晕倒在路基旁的司机田云启,背到六师施工部队的工棚内,经医生、卫生员的奋力抢救,半小时后,四位同志陆续苏醒,恢复意识。一场两小时零十分钟的揪心救援圆满结束,999机车挂上2331机车返回到了花楼坝车站。

  机务三队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连队。

  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四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铁运处领导带领我们战斗过的地方没有忘;铁运职工那些曾经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点点滴滴没有忘;一句话:铁道兵的精神,铁道兵的峥嵘岁月,铁道兵的丰功伟绩没有忘。

  作为铁运人,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嘱托,继续发扬铁兵精神,为实现“强大幸福”铁运梦而努力。

  作者: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 沈锡阳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