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认真地阅读,据统计,全世界每人每年读书以色列是64本,俄罗斯是55本,日本是40本、法国是20本、韩国是11本。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能创造出那么多世界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爱读书的民族。也有许多人不读书,有许多人不管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基本上就不读书了,如果在国家机关里工作,在事业单位、在学校里工作,单位会订阅许多的报纸和刊物,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本省本市的报纸,还有行业报,《求是》、《共产党员》、《企业管理》等杂志。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农民工,盖房子的、保安、保洁,饭馆里的服务员,看张报纸是要自己花钱去买。计划经济时期有的人如果没有自觉读书看报的意识,一辈子恐怕连张严肃的报纸也看不到,这是多么可怕事情,这样的人还会有人生的进步和作为吗?

  应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考上了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哈工大,考上了牛津、剑桥、哈佛大学,考上了公务员就可以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说的不是这种学习,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非应试的阅读-把读书成为生活和精神的必需。很多人已经不读书了,他们宁可把时间消耗在打牌玩麻将看电视喝酒聊天上,也不愿意用来读书。有些不读书的人也有可能发财过上好日子,有些人读书也有可能生活会出现暂时的困顿。于是有人会问,读书有什么用,能帮我涨工资吗?能帮我找工作吗?有高明之士反问道:“看书难道还要有用吗?”就像问吃饭有什么用?还是没有回答了读书有用没用的问题。人不吃饭是要死人的,人不读书照样一天天地活着,还有不读书的人骂读书的人是书呆子。

  而我说读书是有用的。能在书籍的世界摆脱世俗的庸常、凝望永恒的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读书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很多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今后的成长,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滋养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读《时间简史》知道我们是多么的渺小;读《史记》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资本论》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打开《诗经》会见到“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意境,让我们以宁静面对芫杂的世界;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巴金的《家》《春》《秋》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灭绝人性。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可以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读书的有用和应试的有用是不一样的,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人生。“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炎的生活道路。”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他的精神长相;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自有沟壑,眼里必有远方。书读得多了,就能站得高、看得深、悟得透。据说毛主席一生读了10万多册书。习近平当年在陕西农村插队时,曾为借阅一体《浮士德》,在乡间步行30里路。读书,能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之外,拥有更辽阔、更丰富的精神世界。长年阅读,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拓展我们的格局、提升我们的境界。邓小平在工厂劳动期间,汪东兴安排人把他藏书都托运过来了。主要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哲学和中国历史等方面的书,以及一些回忆录、传记等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三言”“二拍”《儒林外史》《镜花缘》《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唐诗集、宋词集、元曲集以及近现代中外作家鲁迅、巴金老舍和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雨果、罗曼·罗兰、莫里哀、萧伯纳、泰戈尔、海明威的作品等等。这些书籍、陪伴邓小平度过在江西的艰难岁月。伟人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在于他们非常地热爱读书、并汲取书本中的营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史,“你告诉我你读了些什么书,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诗书传家远,忠厚济世长,读书的民族有未来,读书的个人有希望,有情趣和情怀。阅读一本书也许真的不能使你的人生产生怎样巨大的改变,也解决不能了手头眉心的问题,但是,阅读是种潜伏在人身体里的能量,它提供你观看世界、享受世界、解释世界的另一种可能。除了读书还要写作。写作会让人变得更精确,更注重细节,更刨根问底,更真切地关注他人。也许,爱书爱看书不能让小家庭致富,也不能为我们解决柴米油盐的实际性问题,但是,好书给予的是“方法论”,是引导,是提领,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生活的道路该怎么走。

  在我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在发问,读书能当饭吃吗?读书不能当饭吃。读书能使我们吃好饭、做好人,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相反,那些蔑视读书的人,他们自称很实际,他们真得吃不上一碗好饭。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