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我的剪报本

  我从事文字和摄影多年来,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的文章和图片,剪贴在10个A3纸规格的本子上,记载了企业的变迁和我在宣传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

  在铁道兵基层连队的6年时光,我埋头读书,写读书笔记、日记,在学习中不断增长本领,填补知识匮乏的短板,并尝试写一些文章。由于底子太薄,自己瞎琢磨,缺乏写作技巧,而且贪大求成,描写连队生活的几千字、上万字的小说达不到发表水平,稿件被《解放军文艺》等杂志社一一退回。直到1982年,团通讯组的一位“笔杆子”到我们十一连当排长,正好与我一个排,还与我们班住一间活动房。我写了一篇连队装卸砖头的消息,经他修改后在《铁道兵报》一版刊登了一则简讯。这是我的第一篇稿子见报,也是兵改工前唯一的一篇,将报纸压在箱底,梦想等发表的文章多了,弄一个自己文章的剪报本。兵改工后的8年,我所在的工程队先后参建西龙海线技改、上海黄浦江引水、长桥道路、虹桥绿谷别墅、闵行煤气储罐站5个项目,采写50多篇项目开工、重大节点和完工的消息和通讯,除在十五局创办的《综合简报》、局工会的《工人之声》上刊登外,在《铁道工程报》《焦作日报》《焦作工人报》和《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焦作人民广播电台》刊播。其中1991年发表41篇,相比之前,在报刊和电台发表的稿件要多出若干倍,得益于一位在《焦作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的战友孙子思推荐,6月份到处党委宣传科参加为期5个月的新闻写作轮训,得到科里高手们和报社编辑的指点。我将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电台《稿件采用通知单》粘贴到1984——1991年的一本剪报本上,从我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出企业转型后,在建筑市场生存与较量过程中的苦与痛、徘徊与挣扎、初尝胜果与完全掌控市场的轨迹。遗憾的是许多手稿因多次搬迁不慎遗失。

  1992年上半年我依然在位于虹桥的绿谷别墅、闵行煤气储罐站工地干活,挖泥巴、推脚轮车供砂石料、浇筑混凝土。因为在宣传科5个月的写作能力提升,采写的稿子数量多起来,质量也呈台阶式上升,在《铁道工程报》《焦作日报》和《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我将发表的文章和《稿件采用通知单》粘贴在剪报本上。这年6月中旬,我如愿跨进处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开始长达7年的新闻写作历程。由于我是专职报道员,经常到基层采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天采访和写作的超过12个小时,所以发表的文章数量比上一年大幅增加,在《人民铁道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焦作日报》等媒体发表129篇文章,这一年的剪报本显得厚实了。1993年起,企业人才、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这时候,国家第一轮铁路大会战的烽火燃起,从国家到各省,投资修建多条国家和地方铁路,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在大西北、大西南到晋、冀、云、贵、川、黔等省份都承揽到了工程。当时的建设大军主要是一大批“老铁”,其余是从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交大等高校毕业的学生,从高层到一线工人,士气高昂、信心倍增,全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铁路大干热潮中,在岗位争创一流,用聪明才智和汗水创造辉煌业绩。新闻宣传工作也迎来了打好机遇,宣传好项目,讲好企业故事成为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必须完成好。

  我采访的范围除公司本级,扩大到云南片的南昆铁路、广大铁路、楚雄特大桥、云南磷肥工业基地铁路专用线,达成铁路、侯月铁路等项目,交通工具是绿皮火车,多数时候只有硬座,连续乘车最多时3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很辛苦,但没阻止我前行的脚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获蛟龙。我一头沉到建设工地,收获的是一篇接一篇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并开始接触相机拍摄新闻图片。当年在省部、地市级报刊台发表稿件和图片163篇(幅),其中在《中国铁道建筑报》发表36篇(幅)、《焦作日报》发表46篇(幅),我将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或图片剪下来粘贴在剪报本上。1993年发表的文章是我从事文字工作以来收获最大的一年,厚厚一本剪报是我从稚嫩向成熟发展的一个佐证。

  1994年起,我奔波在华南、西北、中原、川渝等地的20多个铁路、公路、房建、市政等建筑工地,采写的稿件篇幅长、质量大幅提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科技日报》《中国人口报》《人民铁道》《四川日报》《陕西日报》等3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多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图片等,其中2000多字的长篇通讯、报告文学20多篇,在《中国人口报》《人民铁道》报等省级以上报纸头条刊登10多篇。从我1998年10月离开宣传部到公司第二指挥部之前,每年诞生一个剪报本,收藏了我发表在纸媒的文章和图片,从剪报里的文章可以看出,从小块文章到大篇幅,从地市级、《中国铁道建筑报》向省部级、中央级媒体冲刺的印记。

  我改行做指挥部、公司工会办公室工作18年、担任项目书记3年多,岗位几经变换,始终没放弃写作、摄影爱好,在达万、成都绕城、成都北高架、内宜、长涪、隆纳、隆卢、剑金、珙县、奉云等10多个项目,深入工地,将鲜活的“大鱼”捞上来,在《四川日报》《重庆日报》《海峡两岸》等报刊和《中国铁道建筑报》发表文章和图片。从在岗到退休返聘,无论所处什么位置,对写作和摄影,就像一个心爱的宝贝一样割舍不下,发表的文章和图片月积年累,越来越多,获奖的次数也随之增多。1999——2023年这24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图片大约2000多篇(幅),都放在了一个剪报本上,这个剪报本成为最厚实的一个,有二百多页。

  企业与员工是命运共同体。我这几十年的剪报本收藏的文章和图片,就是企业的一部厚重的发展史,囊括了企业40年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我个人的成长经历。

              中铁十五局集团杭甬项目部 吕奎元

为您推荐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曲虹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王暾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张祎、杨晓芳、王姝羽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孙梦凯
来源: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马军鹏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