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新旧时代的富与穷

       人与人之间所处的环境不同,创造的价值、收入就不一样。我也当过两年农民,那时做买卖叫投机倒把,是犯法的,国家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搞活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每个人都有就业和赚钱的机会,从解决不了温饱到上顿下顿吃白面大米、坐飞机、开小车、住楼房、乘高铁,人民的生活走进新时代,这是几代共产党的领导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换来的幸福生活。

  看现在的地铁、机场、高铁、高速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满地的大车小车,就知道今天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80年代县委书记县长、团长政委以上的领导才有坐飞机、北京吉普待遇。当兵探亲,排长以上的干部才享受火车卧铺。要从大局看,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看局部,像云、贵、川、豫、陕、甘等地区还有一部分农民比较穷,但不是主流。

  以前的人有病就在家里请个医生打几针、吃点药或者是输液,没钱进医院,生孩子都是在家里请人接生。医院很冷清,住院治病的很少。我们村是一个小村庄,70年代到90年代,因病死去的男女老少有30多人,年龄都不大,最大的60多岁。人死了,搞不清是什么病,其实多数是因患肝癌、肺癌,人们都不知道,都是小病没钱治疗发展成大病,最后见了阎王。我1986年正月结婚,家里办不起婚宴,我和妻子去省城往返3天,身上带着120元(其中30元是卖军大衣的钱),就算结婚了。当时我当工人已经两年,家里3间破房就是婚房,没拍过一张结婚照。第二年夏天妻子在家里土炕上生下女儿。

  女人在家生孩子,因大出血死去的并不稀奇,为啥有句俗话说:女人生孩子先把棺材准备好。贫穷的现实生活很残酷,也很无奈。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生活困难的家庭还是有,老弱病残这部分人是城市、农村的弱势群体,靠政府救助或者低保为生。

  贫富差距拉大,主要是有几个方面:一是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好,挣钱容易。二是有经商头脑的人比思想守旧的人挣钱多,早期做生意的都赚钱了。三是人的能力有大小,文化高的就比文化低的聪明,清华北大毕业生两三年就可以担任县级干部,而普通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力弱且没背景,估计奋斗10多年也不一定能当个乡长、镇长。四是农民和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军队在职人员没法比,退休养老有保障。五四攀比风导致一部分人贫穷,人家买房买车,自己举债也要充胖子,死要面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挣钱维持车贷、房贷,原本日子过得不错,结果这一折腾返贫了。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当然贫穷的原因很多,不止这些。

  80、90、00后与60、50后是几个时代的人,没有共同话题。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对今天的生活有深切的感受。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在困难的日子》,包括中篇小说《人生》以及由《平凡的世界》《人生》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许多年轻人应该看过,那就是80年代的生活,在死亡线上挣扎,没衣服穿、没吃没喝。现在与80年代以前的生活相比,一目了然。现在是坐在宝马车上哭,那时是坐在自行车上笑。那时住草房、瓦房、土坯房很普遍。

  过去找对象,看对人,不提房子,要个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随便有个住的地方就行,生五六个孩子,自由生长,大的带二的,二的带小的,没文化的占多数,初中毕业生在村里就是很有文化的人,可以当会计、干部。我1978年当兵,1984年部队并入铁道部当工人。1981年订婚,彩礼800元,把家里的积蓄掏空还不够。1986年,我参加工作刚两年。当兵6年,部队发的津贴费大约600多元,除买书,剩下的都寄给了父母。现在的楼房、小车,那个年代谁也不敢想。为啥60年代的人都支持我的观点?

  我当铁道兵是义务兵,6年军旅没一点积蓄,那时当兵第一年只有8元津贴费,1984年兵改工到1994年10年,我才买到单位集资的47平米的房子,1993年经济上才好转。2003年公司调整改造后的一栋楼房,我调了一套86平米的房子,扣除旧房面积,又补9万多,花光积蓄。

  农村没劳动力的,年收入1000元也困难,吃低保的每月有400多元生活费,这两年好像增加了。但有的地方村干部把不该享受低保的人弄成低保,真正困难的孤寡老人却享受不到,这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端。

  新时代生活质量要求高了,一部分人不满足现今的生活,70年代以前文盲占的比例大,是贫穷导致的,现在学费贵,私立学校更高,但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如今全国1200多所大学,70年代只有84所,那时候是7亿人口,现在14亿多,但如今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大多数人都能上大学,我们那一代人,一个班几十个人,一两个能上就很不错了。

  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素质下降了,自私自利的人多了,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但总体上是好的,社会有阴暗面,也有光明面,主流是好的。

  中国有能力战胜新冠疫情,全民免费做核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

  我从1984年当工人到1998年的16年,公司人均收入69000多元(毛数),包括干部、机关职工。每年探亲回家,还不敢乱花,返回单位时,所剩无几,年年如此。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4.8万人,在基层上班的都很困难。由于我的工作环境和职务不断变化,从基层到机关,从工人到干部,逐渐摆脱贫困。2003年月工资1700多元,2006年下半年为2600多元,2009年涨到3600元,尤其是2021年以来,两年涨一次,工人月收入最低8000元,项目经理、书记毛收入2万多,加上绩效,一年几十万元。普通工人一年收入也超过10万元。当然建筑企业四处漂泊,远离家庭,两地生活,有利有弊。许多人宁可拿低工资也要调到家乡跟老婆孩子在一起。农民收入低,但老婆娃娃热炕头,这种生活也很幸福。十全十美的事几乎没有。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社会制度下。这是一个天高任鸟飞、靠本事挣钱养家的年代,农村也有富人,像包工头、做生意的,我一个战友52岁内退,在外打工两年没挣到几个钱,回家买了10几只母羊,靠养殖改变生活现状,不断发展壮大,一年收入10多万元,虽然辛苦点,但挣到钱了,在县城买两套房,还有结余。他如果仅靠4000多元的退休金,老婆没工作、两个儿子,生活不会太好。出路在于思路,勤劳致富。

  同在一个行业的人,有的人就有办法赚到钱,有的只有几个死工资。哪个年代都一样,靠父母靠不上,就要依靠自己,哪个行业的人都有差距,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几年后,有的人长本事了,有的人还是老样子,自己不强大,谁也帮不了。为什么浙江几乎很少有穷人,家家都有工厂,再去福建泉州看看,家家做茶叶生意,在网上销售铁观音、金骏眉等茶叶,赚得盆满钵满。

  我从一名铁道兵普通战士到铁道兵改工后的1992年,累计14年时间付出的艰辛劳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学成才之路,坚持不懈,遭遇无数次失败,被人嘲笑、讽刺、挖苦、人身攻击,最终在别人的惊讶中离开工程队,走进公司机关,从此改变了人生。我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跟我一起当兵,后来是工人的老战友,许多人的退休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干部比工人待遇要高,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中国因为新冠疫情蔓延三年,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农民的经济收入少了,但疫情过后,经济在逐渐恢复,年轻人外出打工,有技能的可以挣到上万元的工资,没技术的,在粗活、重活的岗位上,收入要低很多,就像厨师,厨艺好的各项目部抢着要,至少7000元工资,厨艺差的,只有四五千元,这就是差别。有本事,有经济头脑的人就吃得开,丑小鸭变成金凤凰。

  这个世界普通人多,真正的富人只是一部分。

  普通老百姓多,现在的日子过得虽然有好有差,但基本上都住楼房、买车、有吃有喝有穿,农村人与城里人从表面上没啥区别。个别家庭因灾因病致困不可否认。但要说现在的生活不如过去,那是假话。70年代能看到一辆小车、一台电动车吗?村里、乡里有楼房吗?老百姓能住上楼房吗?

  每个时代都不完美,过去人与现在的人追求不一样。现在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家庭再过10年以后,困难就明显了,4个老人要养活,有退休金的还好,去养老院,没钱的老人,子女指望不上,只能孤独终老,可能变成一堆白骨都没人知道。养老问题是社会大问题,国家会想办法解决。

  我1988年在上海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260多元,保存至今。我们村里罗姓人家的儿子找了个对象,女方要缝纫机,供销社买不到,四处打听,从40多里外的一个村子一户人家花280元买了一台7成新的蜜蜂牌缝纫机。

  80年代在上海,五花肉1.17元一斤,好一点的1.3元。我一个月挣几十元,一年的收入回家一次就花完了,还不敢买贵重东西。老婆怀孕期间没买过一个水果,到现在说起来都埋怨我亏待了她和孩子。我参加工作前16年毛收入69000多元,后来工资涨了,我也年纪大了,2020年3月退休。现在的收入是我在位时的2倍,住房公积金12%,我们那时只有1%。以后待遇越来越好,可是对老年人来说没机会了。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给所有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些官员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因为有靠山、有背景,有条件开办工厂、承包工程,普通人只能给人家打工,这是两级分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智商高的人有本事,创造的财富就比一般人多,为什么说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干啥都能赚钱?脑子好使,做大官的材料,普通人种地的多,干10年也赶不上人家1年的收入。不能比,人比人气死人。

  我运气好,赶上兵转工,否则服役4年就回家了。但总体来说,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强。有富人有穷人,那个时代都一样,70年代挣工资的就比农民生活水平高,读书的孩子有钢笔、铅笔、文具盒,我们兄弟姐妹羡慕的不得了,可是没钱买,连书费都交不起,还得老师给垫付。没钱花,没粮食吃的日子,人没尊严,感觉低人一等,被自卑笼罩着。

  不管在哪个单位,哪怕是农村,有能力的人收入就比能力弱的拿得多,分配不公永远存在,自己强大了,就不怕挣不到钱。

  追求越高,压力越大。现在中国的青年一代基本上没文盲,我们那一代人文盲多,上不起学的多,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学,少的也有20多个或者10来个学生,现在的小学集中到全县的几个乡镇,孩子们读书不方便。而高中基本集中在几所学校,一所学校的学生几千人,这是农村人都向往城市生活,纷纷进城买房居住,导致农村小孩寥寥无几,没法办学校。社会制度在不断改革,有些弊端显而易见。

  我18岁之前就买过一双胶鞋,为这双鞋盼了5年,跟父母吵闹了5年,想起来都心酸。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一位老家在重庆涪陵的老领导,他伯伯一家18口人在1959年——1961年三自然灾害中全部饿死,连口棺材都没有,挖个土坑草草掩埋。我父亲饿的双腿浮肿不能走路,好在山里有野菜,老树叶也能采一把。没油、没盐的菜,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嘴里有咬不烂的野菜。我们几个姐姐、哥哥弟弟读小学,年年没钱交学费,只有2元多,恳请老师给垫付,等卖干柴有钱了再还上。

  每个时代的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同。60年代之前的人,大的衣服改造一下给二的穿,补丁摞补丁,冬天衣襟、胳膊肘磨破外层,露出棉花,多数小孩是这样。脚上穿得都是母亲做得一针一线缝制的硬棒硬底布鞋,住得是石头砌筑的房子,外墙是一层泥皮。家徒四壁,家家都是一两个大木柜子,存放一家人的衣服和来客住宿备用的枕头、被褥。叫当今的人回到过去生活,估计一万个不愿意。男孩子最盼的是过年,家里再穷也要买一两挂鞭炮过年,这是除了上学以外最大的乐趣。

  秋假,小孩子们跟着大人到庄稼地里收割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或者进山挖药材,待晒干到供销社卖钱,换开学后的书费、购买冬天穿的棉衣。寒假(年假)男孩子们到山里砍柴。70年代之前,农村姑娘没穿过裤衩的90%以上,男孩子,包括父母更不用去想了。女人来例假都是用破布、烂棉花处理,能用起草纸(特别粗糙的一种黄纸)的人家是在外有工作的。

  穷与富都是相对的,我只是拿80年代以前跟现在比。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是必然,只有回到文革前,那是公平的,吃大锅饭,你一斤粮食,他也是一斤。说到底能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比普通人过得好。草根歌唱家大衣哥出场费30万元,最多唱3首歌。同在一个单位,当领导的就比普通职工待遇好。

  历朝历代都有贫富差距,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对能人是不公平的,靠本事吃饭、天高任鸟飞的当今社会很好。农民跟挣工资的职工肯定是有差距的,这个鸿沟永远都不会消除。

  我1978年当兵,在部队6年和转业到铁道部后,在基层工作累计14年时间,坚持自学,把高中和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全部学完,主攻新闻、文学写作,由于具备从事专业写作的能力,被调到公司机关做文字工作,并学会摄影,多年来不管在哪个领导岗位上,都没放弃写作和摄影。2005年以来出版文学、理论著作6本,尚有多部书稿(包括小说、诗歌、新闻)待出版。先后发表新闻、文学作品400多万字。

  过去穷是解决不了温饱,3年自然灾害(1959—1961年)全国饿死3000万人,民间流传的数字更大。中国直到80年代中期才不挨饿。之前居住的都是瓦房、窑洞,有的地方是草房,公社没有楼房,只有县城才能看到几栋。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吃粮靠种地,遇上干旱和洪涝灾害,有些地方颗粒无收,只有挨饿。国家粮库的粮食是供给职工的,凭票按标准领取,粗细粮搭配。那时候农村是煤油灯,城里的工厂基本是手工制作。自从实行土地、森林、牲畜、农具等集体财产分配到户,农村才改变了贫穷面貌。

  90年代以来,从城市到农村,高楼林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90%的农村人进城买房居住,享受便捷的交通、购物、医疗、绿地等公共资源,由于农村多数村庄成了无人区,有人的村庄也是一些孤寡老人待孙子或者外孙。现在家家都有大车或者小车,一些靠近旅游区的房子都很漂亮,人们依靠当地资源发家致富,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当然,由于农村人口少,一个乡的适龄儿童、少年读书不像以前村村都有学校那么方便,国家将教育资源集中利用,住读成为普遍现象,家长没法近距离管理孩子,一部分孩子学坏了。

  我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文革10年”、农业合作化时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名落孙山。当兵后发奋读书,从战士、工人到领导干部,一步步发展,靠的是毅力和为理想而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经过艰难万险,最终改变命运。我的仕途一路坎坷,一路与命运抗争,都是靠“写“出来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境遇,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的改革变迁。经历的事情都是写作素材,也是财富。想活出自我,成为人上人,就要靠真本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人不会的我会,不技高一筹,就难以超越别人。这就是人生哲学!我2000年学会电脑,终身受益,像我这个年龄的,会电脑的很少。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价值观彻底改变了,都很现实。华国锋的夫人在北京多年来骑自行车上街,从来不坐公家的车,家里的家具还是60年代的。我一个在省城当过厅级干部的姑父,退休早,享受副省级待遇,单位配的小车没坐过一次,都是骑车出行。

                             中铁十五局集团杭甬项目部 吕奎元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