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军
本站通讯员:郑建军
中铁十二局集团

《拨棹歌·执笔人生》与《拨棹歌》词的欣赏

《拨棹歌·执笔人生》与《拨棹歌》词的欣赏
□郑建军
 
  宋词,即宋代人填写的词。其实,宋词,源起于唐代,至宋发展为鼎盛时期,故为宋词。除小令中调以外,更有增长调。宋代填词名家很多,作品也极为丰富,因此在文学史上与唐朝的诗歌并存。
  一、学习填词《拨棹歌·执笔人生》:
  记得有一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得知本村退休的、80多岁的老记者郑玉成计划编著《人杰地灵北郑村》一书,为丰富全书内容,全面反映村情村貌,郑老广为邀约:凡村中较为有名气的人都写一篇个人传记。《拨棹歌·执笔人生》词便是为《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的战友标模》文章而填。
《拨棹歌·执笔人生》      郑建军(原铁道兵2师)
  辛苦难说筑路人,爬格痴醉亦修身。七彩梦,忆军痕,心惴山巍锦绣根。
说明:拨棹歌,读音bōzhàogē,又名:渔父、渔父词、秋日田父辞全词共二十七个字,单调,四平韵。
  二、《拨棹歌》词牌范例:
拨棹歌      唐·释德诚(船子和尚)
  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虚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莫学他家弄钓船,海风起也不知边。风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
  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法卓卓,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
  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
  静不须禅动即禅,断云孤鹤两萧然。烟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
  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勤作棹,慧为舟,这个男儿始彻头。
  水色春光处处新,本来不俗不同尘。着气力,用精神,莫作虚生浪死人。
  独倚兰桡入远滩,江花漠漠水漫漫。空钓线,没腥膻,那得凡鱼总上竿。
  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掷网,又抛筌,莫教倒被钓丝牵。
  苍苔滑静坐忘机,截眼寒云叶叶飞。戴箬笠,挂蓑衣,别无归处是吾归。
  外却形骸放却情,萧然孤坐一船轻。圆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
  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烈香饮,落花茵,祖师元是个闲人。
  都大无心罔象间,此中那许是非关。山卓卓,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
  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出嚣尘。清风起,浪元平,也且随流逐势行。
  浪宕从来水国间,高歌龟枕看遥山。红蓼岸,白萍湾,肯被兰桡使不闲。
  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愚迷未识主人翁,终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笼,元来只是旧时公。
  古钓先生鹤发垂,穿波出浪不曾疑。心荡荡,笑怡怡,长道无人画得伊。
  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不妨轮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掷即掷,收即收,无踪无迹乐悠悠。
  钓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圆澈等清虚。静即出,觅还无,不在骊龙不在鱼。
  卧海拏云势莫知,优游何处不相宜。香象子,大龙儿,甚么波涛颺得伊。

  虽慕求鱼不食鱼,网帘篷户本空无。在世界,作凡夫,知闻只是个毗卢。
  香饵针头也不无,向来只是钓名鱼。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箩笼号有余。
  乾坤为舸月为篷,一屏云山一罨风。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
  终日江头理棹间,忽然失济若为还。滩急急,水潺潺,争把浮生作等闲。
  有鹤翱翔四海风,往来踪迹在虚空。图不得,算何穷,日月还教没此中。
  钓头曾未曲些些,静向江滨度岁华。酌山茗,折芦花,谁言埋没在烟霞。
  吾自无心无事间,此心只有水云关。携钧竹,混尘寰,喧静都来离又闲。
  晴川清濑水横流,潇洒元同不系舟。长自在,恣优游,将心随逐几时休。
  欧冶铦锋价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龙凤绕,鬼神号,不见全牛可下刀。
  动静由来两本空,谁教日夜强施功。波渺渺,雾蒙蒙,却成江上隐云中。
  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睹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
  媚俗无机独任真,何须洗耳复澄神。云与月,友兼亲,敢向浮沤任此身。
  逐愧追欢不识休,津梁浑不挂心头。霜叶落,岸花秋,却教渔父为人愁。
  二十年来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
  三十余年坐钓台,钓头往往得黄能。锦鳞不遇虚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
  以上三十九首为元刻本《机缘集》
  说明:释德诚,号船子和尚,早年栖居药山三十年,后移居秀州华亭,普济《五灯会元》:“(德诚禅师)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其事迹见于《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书,但是对于他的生卒年月甚至他属于什么时代,都语焉不详。经过近现代一批学者的考证,终于确定他为唐朝人,其所存数十首《拨棹歌》亦引起学界的关注。
  三、《拨棹歌》词的欣赏:
  “拨棹歌”词作品总揽不多,但存世“拨棹歌”词作品尤以释德诚的词为代表,释德诚“拨棹歌”词的代表作为: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虽然,唐代诗僧不少,但释德诚能以此诗名世,绝非偶然。所谓“拨棹”,即划动船桨,“拨棹歌”,就是指渔歌。这首诗具有一种由动的崇高趋向静的肃穆的转变,写得气势磅礴又发人深省,如当头棒喝,似明镜灵台,虽不着一禅语,而空明自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首两句作夸张语:“千尺”,极言钓丝之长;“万波”,极言水纹之多。也只有如此之长的钓丝“直下垂”,才能激起如此之多的水波。虽极言之,而不肯一丝放松,两句衔接紧凑,气势逐渐叠升。“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一变之前的磅礴大气而转入沉静:无论之前的垂钓是多么的热烈壮观,在这静夜里,水色清冷,鱼儿都不进食,舟子在月光的朗照下归去。这多么像一幅绝好的水墨画!在这幅画里,我们于满眼的月光中依稀望见轻划船桨的舟子,拖着淡淡的水纹,消融进一片宁静当中。在诗人看来,舟子没有收获游鱼,却收获了满船的月光、满心的宁静和空明。
  所以,这首诗虽冠以“拨棹歌”这样一个渔歌的名字,但是写的却又不只是渔歌的内容和情感,它写丝纶、水波、静夜、寒水、游鱼、小舟和明月,实际上投射出的却是关照内心的过程。从佛家的角度来看,千尺丝纶直垂入水,激起万道水波,如同一个人的欲念在大千世界中激起层层波澜;然而不论这种欲念是多么的冲动和热烈,人的本心却最终要在静夜里回归,明珠蒙尘终得皓月朗照。这不是世俗的幸福,而是终极的升华和解脱。
  顾随先生曾说:“无论多么热闹杂乱忙迫之事,心中也须沉静。假如没有沉静,也不能写热闹昂扬。因为你经验过了热烈激昂,所以真切。又因你写时已然沉静,所以写出更热烈激昂了。”(《顾随诗词讲记》)这段话可以看做此诗很好的注解,全诗不乏活泼跃动的气势,却终沉浸在一片宁静的内心中,这内心也并非一潭死水,而是葆有对人性一份真诚的关怀和思考,因而这满船的明月,在我们眼中是静的,在心里却是动的,是肃穆而又热烈的。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