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兴勇
本站通讯员:鲁兴勇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记忆中的三用堂

—— ——鲁兴勇散文选登(32)


当年铁道兵五师部天山深处的营地
 
       转眼间快四十年过去,当兵时的记忆难以抹。入伍前听老师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在我的脑海里总以为军营是固定的,到了部队才知铁道兵是个例外,“活动的营房流水的兵”。所谓的军营多是以连为单位,伴着铁路建设工地修建的临时房,一顶帐篷或一间土坯屋住一个班,那时期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就是铁道兵部队的“三用堂”。
       我见到最大的“三用堂”,是铁六师新疆大河沿直属仓库的地下礼堂。1979年春,新训结束后我被分到了铁六师仓库装卸连。听老兵说:由于大河沿地势北高南低,又常年风沙大,所以师仓库总部的“三用堂”就建在了地下。是用铲运车先铲出六米多深,三十多米宽的地槽后,再在四面用混泥土打上挡墙,盖个顶棚就成了。别看像个地下菜窖似的,却能容纳近千人开会和看电影。除有两个出入口和几个不显眼的排气孔外,在茫茫戈壁滩上看不出有什么异样,记得第一次全仓库人员集合学习后,还放了电影《怒潮》。
       在到老连队不久的4月10日傍晚,铁五师军需仓库意外失火,当天又正刮着十二级大风,火借风势更加猛烈,很快将处于下风口的六师地面仓库引燃,熊熊大火把大河沿的夜空映照得通红,直到次日中午才将大火扑灭。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过后,只有藏在地下的油料库、弹药库和“三用堂”保存完好,灭火保库战斗庆功会,就是在这保存完整的地下礼堂召开的,我作为新兵代表被推荐到会上作了发言,这也是我第一次荣立三等功。
       不久,我们装卸连调回铁六师三十团三营恢复了十二连的建制,搬迁到了和静县城,担负着和静火车站和一条铁路专用线的修建任务。营房是自己用土坯修建的大四合院,左侧就是“三用堂”,屋顶是用钢轨做的横梁,铺上芦苇条,盖上油毡,再压上土坯,外表虽然有些简陋,但比地下室空气好也明亮。1981年春节前,师部还给每个连队配备了金星牌彩色电视机,在当时可算是“三用堂”内最贵的宝贝,连里还派专人到团部学习后回来负责操作和管理,每晚七点开机十点关,“三用堂”的地面上还以班为单位划出了区位。
       当兵时的“三用堂”是我们每天去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一日三餐外,也是官兵们获取精神食粮的圣地。那时把部队叫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使用率最高的当数“三用堂”了,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建军史和铁道兵的发展历程,学会了修建铁路的技术知识和其它文化基础知识。
       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铁道兵成了世界五百强,中国铁建旗下的各级公司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工程项目部,在企业三线建设的统一规范下,铁建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已经是办公网络化、住宿宾馆化、就餐饭店化了,当年的“三用堂”分解成了标准化餐厅、文化娱乐室、多功能厅等,在会议室就能参加远程视频会议,三十年前的科幻故事,如今成了现实。
       科学的发展,网络的应用确实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许多知识不再需要死记硬背了,只要会上网就能搜到。但是,网络只是获取知识手段的延伸,它无法再现在部队时“三用堂”内官兵们相互学习的其乐融融场景,更替代不了大学讲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时的大师风范。知识可以学来,经验可以积累,而一个人的品位、德行与胸怀是要有良好的环境熏陶加修身才能成就。为什么有人职位高了、钱多了就会出事,原因是他的德行承载不了如此高的地位与财富,这可能也是清华大学选用《易经》坤卦辞“厚德载物”做校训的真实用意吧!

 
 现代化的职工网络信息文化室、会议室、放映室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