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兴勇
本站通讯员:鲁兴勇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九宫山与李自成

—— ——鲁兴勇散文选登(38)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城东南,绵亘百里,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境内千峰争翠,万壑竟幽,奇丽景物引人入胜,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在公元569年,南朝陈文帝的儿子陈伯恭因避祸乱,偕兄弟九人,来到这峰峦重叠的山野,在四峰五岭间建造了九座宫殿而得名九宫山。
       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南宋著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成为国内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在1645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后,更是声名远播。如今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九宫山是湖北通山县与江西武宁县的分界岭,其名早见于《太平御览》和《湖广通志》。九宫山有相似黄山的迎客松,如同庐山的云海奇观,不亚于峨眉的佛光美景,因而有“九宫山是第二庐山”和“庐山天下秀,钟灵数九宫”之说。
       九宫山建有闯王陈列馆,大厅内迎面是李自成半身塑像,头戴毡帽,身穿红色箭衣,英姿魁悟,浩气长存,馆门正上方是当代文学大师茅盾题写的馆名。两旁圆柱嵌挂着两幅长联,其中一幅是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所写,上联:“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进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藏,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宿,唯有英勇殉社稷;苦战十七载,铩羽南宋,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的志,何曾怕死遁空门。”邻馆左侧的大石坡为“激战坡”,是李自成不幸殉难之处。
  
1944年郭沫若在重庆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文章记述了三百年前的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相继消亡,一个是朱明王朝,另一个则是李自成领导的大顺王朝,朱明王朝的覆灭,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政权,则是在取得全面胜利的情况下,刚刚建立即宣告败亡。这一段让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对每一个政党来说,都是应该重视的前车之鉴。
       正是基于对历史的思索,在当时的重庆知识界,《甲申三百年祭》遭到国民党的围攻。但在延安的毛主席却从这篇文章引出了更多的思考。早在1928年,毛主席就以李自成为例,开导红军将士避免犯“流寇主义”的错误。因此,当他读到郭沫若这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的文章后,当然格外兴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毛主席在不久后给延安高级干部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时,又提到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在西北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随后的进京前毛主席再提起李自成的教训,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1991年,江泽民同志两次提到要重新学习郭沫若的文章。胡锦涛总书记上任之初,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访西柏坡时特别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可以说,郭沫若这篇《甲申三百年祭》的影响已远远地超越了其历史的意义和文学价值。

 
(本文曾发表中直党建网-思想漫谈)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