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登明
本站通讯员:尹登明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

一跃关山筑丰碑

—— ——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平天高速PTKZ1标项目部攻坚创誉纪实
抓住科技“第一生产力”
       一个个的胜利,靠的是精心的施工组织,也离不开技术创新。项目部总工程师柳吉焕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龙头,谁创新力更强,谁就能站到时代的潮头。”
       关山隧道是平天高速全线和PTKZ1标的焦点,也是一道“险关”。柳吉焕介绍说:“该隧道是全长近一万米的特长隧道,我们负责掘进的进口段左洞5046米、右洞5080米,斜井990米。其中,仅斜井就要耗费1年工期,交通部批复的工期是38个月,我们自己核算的工期超过了38个月,按照计划,每个月都需要实现进尺100米以上。”
       该隧道地质条件十分恶劣——破碎的五级围岩占10%、四级围岩占90%。进口左右线进洞58米后即下穿S304省道,浅埋段总长达103米,拱顶距路面厚度只有16米,省道车流密度大,多数是运煤、水泥罐车等重型车辆,隧道一进洞就遇到浅埋和偏压,施工风险极大。
       关山隧道斜井虽然总长只有990米,但斜井施工难度却非同一般。“关山隧道斜井既是施工斜井,兼具通风功能,坡度为9%。斜井到达正洞前要分成四个风道,里面的风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一个配电洞,一个地下风机房,一个检修通道,两个运输通道,密集交叉分布在正洞的周边,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样,从一根主动脉分叉成一根根小血管,仅分叉的八个通风及设备洞室长度加起来就有1300米之多,结构非常复杂。而且这些洞室最小的断面40平方米,而最大的断面则达到185平方米,坡度为38%。洞室与主洞有上垮、正交、斜交,而且都集中在正洞280米范围内,施工难度非常大。”柳吉焕对关山隧道复杂的工程了如指掌。
图为后深沟大桥
图为岘马寺河大桥架设最后一片梁
       为了攻克隧道施工难关,项目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施工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对设计方案进行研讨时,项目部发现原定偏压式套拱20米长的大管棚应对浅埋和偏压施工方案对围岩破坏面积较大,对山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为此,项目部果断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全环套拱支护,将原设计厚度60厘米的套拱增加到1米,大管棚长度增加到30米,并将原设计上下台阶环向掏槽开挖法,改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使临空面缩小,拱部掉块风险大大减少,保证了施工安全。2016年9月14日,经过几个月的鏖战,关山隧道进口以“零沉降”成功下穿S304省道,取得了首战胜利,受到业主和总监办的高度评价。
       为应对业主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增强与其他标段的竞争力,项目班子对技术创新非常支持,特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司“创新专家”马小利到平天项目部,将其研发成功的“小导管缩尖机”“小导管组合钻床”“土工布自动铺设台车”等设备应用到施工中,并根据关山隧道特点研发制作了“隧道开挖立拱架一体化台车”,有效提升了隧道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
       此外,项目部还在“爆破大王”何广沂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率先在关山隧道进口采用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新技术”,经试验相较于常规水压光面爆破,新技术无论在运行安全、施工效率、还是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又降低了洞内粉尘,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
       在面对深沟特大桥这一全标段重难点“卡脖子工程”时,项目部则创新使用防护及操作平台、及模板一体化薄壁空心翻模施工工艺,并将这一工艺成功推广运用到了岘马寺特大桥、陈家沟大桥空心墩施工中,起到了提升安全性,提高工效的效果。
       一次次创新,一项项成果……既为项目部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工程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显奇功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