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兖州戏楼的传说
杜晓言
在兖州古老的城镇里,有一座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透着神秘与古朴韵味的戏楼。杜晓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兖州大地上突然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苦不堪言,四处祈求上天降雨。当地的官员们也想尽办法,可是旱情丝毫不见好转。
有一天夜里,一位名叫阿福的老人在梦中见到了一个浑身散发着祥瑞光芒的神仙。神仙告诉他,在兖州的中心之处,如果能建立起一座戏楼,并且在戏楼建成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让最优秀的戏曲艺人登台表演一出劝善惩恶、祈求风调雨顺的戏码,上天就会被百姓们的诚心所打动,降下甘霖。
阿福老人醒来后,把这个梦告诉了村里的长者们。长者们商议之后,觉得不妨一试。于是,兖州的老百姓们纷纷自发地行动起来。年轻的后生们去砍伐树木做梁柱,妇女们则帮忙纺织布帛用来装饰戏楼的内部,老人们四处寻找能工巧匠。
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一座宏伟壮观的戏楼渐渐成型。戏楼的飞檐斗拱仿佛要冲破云霄,雕梁画栋精致无比,那木雕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就像要活过来一般。
终于等到了戏楼建成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那天晚上,明月高悬,整个兖州城都被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笼罩着。最负盛名的戏曲班子被请上了戏台。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当那悠扬的锣鼓声响起,婉转的唱腔回荡在兖州的上空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天空中渐渐飘来了乌云,乌云越聚越多,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跑到雨中,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疲惫而又充满希望的身躯。这场雨下得酣畅淋漓,旱灾就这样被解除了。
从那以后,这座戏楼就成了兖州的圣地。每年的重要节日或者庆典之时,戏楼里都会传出阵阵戏曲声。人们相信,这座戏楼有着神奇的力量,它不仅是娱乐百姓的地方,更是连接人间与神灵的纽带。
随着岁月的流转,兖州城发生了无数的变化,可是这座戏楼却始终屹立不倒。它见证了兖州的兴衰荣辱,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兖州人的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块砖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的传说,那台上的戏子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祈雨时的虔诚与希望。

杜效言(杜晓言),军旅诗词、散文作家,新闻工作者,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传略收入《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现定居济宁市。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获改编并获奖。著有多部歌词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