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本站通讯员:熊伟
中铁四局集团

我幸福的“红土地•蓝海洋”

—— “我和我的祖国”获奖征文
       祖国——融化在血液中的“红土地”,汗水滋养的童话,将我灵魂的纤绳永系你风帆的桅杆。中国中铁是我骨骼里铮铮发响的”蓝海洋”,生命的热度把手中的画卷永远书写你与时俱进的风采。         
       1949年——2019年,这70年,祖国如一叶希望之舟,正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屹立于世界东方!天山脚下动人的琴声中带来了金色的理想与玫瑰的憧憬,迎来了“春天的故事”,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的畅想曲中昂首驶来。七十年代,我们经历了从量体裁衣到网购衣服蜕变,每个人每年只有3市尺1市寸的布票,往往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从吃不饱到吃遍全国,从泥胚房到小洋房,从步行到多样出行、从“粮票”到“移动支付”等早期的“的确凉”“解放鞋”,到如今的名牌时髦,从一心只为填饱肚子到膳食结构的深入人心,从一封家书千里传音到互联网上视频聊天……将太多的不可能和奢望变为现实。在我们这片绚烂的红土地上,有了青藏铁路的建造,电脑的普及、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五号发射,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神舟七号升空到现在的农村,人们看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更加幸福,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我出生于1972年贵州的小山村里,小时候有什么穿什么,根本由不得自己选择。 “小时候家里姐弟多,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了再给弟弟妹妹穿,不合身或者有补丁是常有的事,从我6岁记事起,家里基本没有粮食,米缸经常是空的, 靠得父亲每月二十几斤粮票救济,只能饿肚子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祖国建设猛飞突进时,我成为了中铁四局筑路人,与父亲南征北战,“皇粮“解决了温饱,更益于企业赋予各种“教育”和“福利”,成了众人艳羡的“金牌”。看着陌生的风景,听着陌生的歌曲,与可爱的筑路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一镐一镐,一肩一挑、一锨一锨与时代俱进。多年来,我跑遍了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程,用双手铸造着企业在祖国蓝图上的印迹,用身影记录着筑路人挥洒汗水的豪迈,用一次次触动明晰地感受温暖,饱尝着企业的幸福。在工地上,给我最多的是那种大家庭的幸福感,给我最多的是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的平台,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程施工一线的实践造就优秀管理者,要继续努力实践、反思实践和再实践,这样才会较快地成长为一名管理骨干。一路走来、参与着徐州枢纽、南京312、大京九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中,我感觉到的是我们中铁人那股巨大的凝聚力,“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正是这股巨大的凝聚力使我们一次次地战胜各种困难,一次次书写辉煌,若不是身临其境,有谁能目睹这人间风景背后凝结的一滴滴汗水、一段段如火的青春?我时常被那种精神感动,在那种雨露中成长着。  

      2019年3月,当又一次参加公司“金牌员工”的颁奖现场,领悟到“金牌员工”就是四局的“黄埔精兵”的重任,让我更加的坚定了信念,明确了目标。感谢中铁这片哺育我生命的土地,这个伴随我成长和成熟的地方,它让我的心灵与情感,牵手幸福、拥抱快乐、有了坚实的依托,我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新中国的建设者,我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绵薄的努力,奉献最美的花朵,缔造我幸福的“红土地•蓝海洋”繁荣景色,尽管头上多了缕缕银发,当看着那平坦宽阔的大道一直延伸到千家万户时,我心里才是最美的、最甜的、最幸福的。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