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兴勇
本站通讯员:鲁兴勇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心清则洁

—— —— ——鲁兴勇散文选登(6)


 
       清正廉洁做官,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也是官员人格魅力的展现,在古代就有“心清如明月,高洁似白云,胸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的赞美诗句。在我国历史上也有多个皇帝极力倡导官员清正廉洁,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劝诫臣下恪尽职守,勤政廉洁,还给文武百官写下了《百字箴言》,并说:若能依朕之言,富贵功名可久。南宋名将岳飞也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主席在我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为了防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重演,吸纳了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的意见,提前给全党同志打的防疫针。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初到西柏坡考察时重新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其实“两个务必”也是我们国有企业管理者廉洁从业、克己奉公的基石,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谨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则其心必清,其身必洁,就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
       也有人说:清正廉洁,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特别是在“潜规则”盛行的情况下,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就比较难;也有人说:若作清官,不如不当官。按理说在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官员待遇不断提高的今天,腐败现象应该相对减少。然而却有少数人把金钱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了钱的奴隶。由国资委监察局和中铁建分别编写的《镜鉴》和《覆鉴》两书中所记录的各种腐败案例,多是这些人把权力当作了家族敛财的平台和供个人享乐的资源,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清正廉洁作为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应当列入常态化教育的内容,如同人生需要打的各种预防针一样,只有体内产生了抗体,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就能抵御各种病邪的入侵,才能起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作用。清代被康熙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自幼家贫,中年出仕为官,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在贪污贿赂成风的清朝官场固守节操,至死不变,靠的就是从小养成的清廉习性和一颗善良纯洁的心。
       毋庸置疑,在社会上能够谋得一官半职者多是比较聪明的人,但实践证明,只有那些能将聪明转化成智慧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有位哲人说过:“聪明只是小点子,是一时一事的耍弄;智慧才是一种涵养、一种修为。”知与智是不同的概念,知是表层知识,可以学来,而智是“日”上加“知”,是有了知识后,能够“吾日三醒吾身”地渐渐升华成的智慧。所以,手中握有权力者,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要有点“清静无为”的境界,从表面上看是“无为”,其实是大有作为,是在追求一种“人莫能与之争”的精神。著名作家朱自清说:人之魅力就是面对荣华富贵,能保持一颗平常淡定的心。《三国演义》中“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这是曹操赞叹关公清纯大义的话。
       应该说在我们国有企业的各级管理层中,并不缺少各项廉洁从业制度,为何杜绝不了贪官们的铤而走险,总有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变着戏法的去贪污受贿,根源还是德性缺失,修养不够所致。可想而知,一个没有清正纯洁心的人,何来廉洁奉公之举。《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里的“必修其身”与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的用意相同,是指拥有权力的人必须先行修身养性,经常修剪欲望,打好道德基础,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讲过: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不可否认,生活在今天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金钱确实很重要,也很诱人。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逼着你不得不去为钱而奋斗,来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体面一点,但要守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底线才是。春秋时的子罕,是宋国的司城官,有人半夜给他送去一块宝玉,子罕却说“你以宝玉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俩就都失去了宝物,倒不如咱们各有其宝的好。”还是让我们记住“守得清廉胜似富,不为贪赃羞儿孙”这句警言吧!
 
 ( 此文与《心正则廉》是娣妹篇,曾在中直党建网刊出)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