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桩”点乡村路 赋能绿色行

  在“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的时代浪潮下,充电桩作为绿色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其建设已然成为衡量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连日来,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频传捷报,多个站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巫山县的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往左微调!缓慢降落!停稳!”随着现场指挥人员精准发令,历经数小时蜿蜒山路的颠簸运输、承载着乡村绿色发展希望的充电桩配电箱,稳稳落位金坪村站点。金坪村深藏于巫山县云雾缭绕的群山腹地,四周层峦如涛,山路险峻,一侧峭壁巍峨耸立,另一侧陡坡深不见底。在巫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团队的不懈攻坚下,如今群山怀抱中的巫山县金坪村不仅配置了常规直流快充充电桩,更引入480kW超充设备,形成快超结合的充电矩阵,完美适配物流货车、新能源汽车等多类型设备的补能需求。

  该项目施工范围极其广阔,92个站点星罗棋布、极其分散,其中最偏远的施工点需要跨越120公里的崎岖山路,单程行车便需在“Z”字型山路上攀爬三小时之久。面临“交通难、施工难、覆盖难”等诸多困难,施工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畏艰险、勇毅前行。为打通充电桩建设“最后一公里”,项目部合理制定、动态调整施工计划,深入推行“分片区”集约管控,集中优势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根据不同站点施工进度,划分施工管理小组,大幅节约管理人员来回奔波的时间和管理成本。蜿蜒的“Z”字型山路,见证着施工车辙在巫山十二峰沟壑间的反复交织。

  同时,项目部构建起全链条协同机制,对内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对外与多部门建立“绿色通道”,以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创新举措大幅压缩建设周期。面对山地施工的复杂地形,建设团队采用模块化运输、装配式安装工艺,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单站点建设效率大幅提升。建设期间,项目严格执行国标充电设施安全规范,选用具备IP54防护等级的充电桩设备,配套智能漏电保护、过温报警装置。每个站点均设置标准化消防设施,安装全天候监控系统,并建立月度巡检、季度维保的长效机制,以“人防+技防”双重保障,筑牢安全防线。

  “项目后期将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充电网络’,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充电桩定位导航、空位预约、实时计费等功能,真正实现‘指尖上的便捷充电’。”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巫山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1.64亿元,不仅建成560余个兼具快充与超充功能的充电车位,更构建起集智能识别、消防预警、数据监测于一体的停充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为乡村充电场景装上“智慧大脑”。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60个站点建设,覆盖全县26个乡镇街道,建设完成率达65%,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域贯通。

  接下来,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将以“加密网络、深化应用、优化服务”为三大抓手,持续完善县域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同时积极探索“充电桩+”融合模式,推动充电设施与智慧农业、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以绿色基建赋能产业升级。通过打造低碳交通示范带、建设新能源服务综合体等创新举措,助力巫山县乡村振兴战略与“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贡献北新力量。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