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谷里飞巨龙——祁婺高速南山路特大桥施工纪实


南山路特大桥与凤山水特大桥桩基施工,除了少部分人工挖孔桩,多数为冲击钻施工。这样就要从保护山林、农田、河流等方面考虑,保证不产生任何污染,落实“建设环保生态路”的理念。
针对冲击钻施工中泥浆循环和沉淀后的泥浆处理,项目部领导召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项研讨,并组织了技术创新。由于桩基施工处受地形地貌限制,不能开辟可供使用的泥浆池,要解决泥浆循环问题,必须另想它法。为此,项目部经过征求合理化建议,由项目经理李芸牵头、副经理王建海组织对合理化建议审查,总工程师陈志泉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讨,最终他们研制出了“组合式自动循环泥浆箱”。该泥浆箱有两个箱体组成,采取加厚钢板焊制,包括一个泥浆循环箱,一个泥浆沉淀箱,一组两箱。在循环箱上加装一套自动循环系统,将桩孔内的循环泥浆直接抽到循环箱内,再由循环箱上方的自动循环系统将泥浆循环到沉淀箱内。经过沉淀后的泥浆,使用挖掘机捞出,装上渣土运输车运往指定渣场。这样既保证了桩基开挖施工中的泥浆循环,也保证了桩基周围不会有泥浆外溢,从而确保环水保达标。
大桥在高墩施工中,严格落实质量第一、安全先行、严守规范、以人为本的要求,把质量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为此,项目部领导班子在项目经理李芸的召集下,专门召开了大跨径钢混梁结构墩柱施工质量安全研讨会,专门派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副经理王建海、副总工程师陈安明、工区长杨德智、霍亚远及桥梁专业工程师、技术员,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技术保障。
南山路特大最高墩达34.76米,凤山水特大桥最高墩更是高达48.52米。高墩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是第一要务,必须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项目部安全总监梁鹏带领安全部的同志,对墩柱施工工班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从安全防护意识到安全作业技能,从安全帽、安全带佩戴到模板移动支立、钢筋笼吊装等,逐一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答卷考试,检验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培训,每周一次,一是为了保证安全防护不出问题,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二是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永远都不要抱有一丝一毫侥幸心理,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珍惜工作,珍爱生命。对于那些以各种借口不按照规范佩戴安全帽或安全绳的,拍照存档、责令停工,接受单独的安全教育,并予以重罚,从而督促他们时刻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质量部的同志在上好技术规范、作业技能等培训课的同时,把质量管控重点放到现场作业指导方面,手把手教作业人员怎么去做、怎么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怎么用实际做法和技能保证质量不出问题。工程部、试验室的同志始终蹲守在墩柱浇筑现场,从原材料选择到进场,从拌合站混凝土拌和到运输、现场检测塌落度、和易性、振捣密实度等,逐个环节检查,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现场浇筑质量。
高墩施工期间,项目经理李芸、副经理王建海、总工程师陈志泉,每天到现场检查安全质量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一切力量、想一切办法,确保质量创优、安全达标和节点计划的落实,并鼓励员工进行“微创新”,通过“微创新”提升质量安全。
大桥高墩养生一直是个困扰施工人员的难题,传统的高墩养生多是通过在墩柱顶端放置水桶,通过水桶打出的小孔向外渗漏,对墩柱进行养生,或者使用雾炮机进行喷淋。但高墩放置水桶和雾炮机的方式已经很难达到对整个墩柱养生的目的,水桶的容量有限,需要不断的加水,不仅麻烦,雾炮机一般受地形限制,不可能做到全周边喷淋,两种传统养生方法很难做到均匀养生。围绕这个难题,李芸和王建海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动脑筋、多思考,想办法解决好高墩养生难的困局。
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陈安明根据领导要求,带领大桥技术人员,围绕高墩养生展开了技术攻关,尤其矩形墩的养护,传统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容易产生漏喷,而且人为因素产生的养护频率不足,导致墩身养护不到位、不均匀,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外观。在项目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陈安明及现场技术人员多次探讨,一种高扬程泵供式养生系统方案初步形成。他们根据现场圆形墩与方形墩又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形状的喷淋圈。喷淋圈由不锈钢管制作,在不锈钢钢管上加工一排细密均匀的出水孔,使其成为能够均匀喷洒水雾的喷淋管。并将该喷淋管按照墩身形状,围绕墩身布置一圈,连接成整体,形成喷淋系统,与纵向高强塑料管、高扬程水泵连接。通过水泵抽取河道或水井中的合格水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喷淋系统。并在水泵或喷淋管一端安装自动定时器,间隔一定时间水泵自动启动,喷淋系统自动打开,自动养生系统启动完成喷淋养生。喷淋管用简易装置固定在下层模板上,随着墩身施工加高,喷淋相对向上提升,形成可循环式养护。该项“微创新”技术不仅实用,也节省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定时和均匀喷淋养护,保证了工程质量。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